近年来,作为一个经常写“科学文章”的人,我的朋友经常问我是否应该给我的孩子接种疫苗?在怀疑和顾虑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谣言和与疫苗有关的负面信息。我通常只能回答这个问题:根据医学界形成的某种共识,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正如与毒素结合的药物可以消除细菌,正确的疫苗可以刺激人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同样的效果。如今,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清单已经涵盖了许多病毒和细菌疾病,疫苗已被证明诱导耐药性的可能性远远低于抗生素。
疫苗使用安全的、减弱的、灭活的或部分的病原体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某些化合物(抗体),以抵抗进一步的感染。抗体也可以被视为健康生物体对入侵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自然反应。然而,首次接触某些危险病原体可能是致命的。疫苗有两个相互关联但截然不同的功能:防止接种者感染严重疾病,并通过大规模免疫降低传播率。
事实上,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是医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历史上,疫苗在预防天花、白喉、肺结核、狂犬病和脊髓灰质炎方面非常成功。今天,疫苗以及健康、营养和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进步已经成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一部分。
然而,接触一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并不能使人们对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免疫。每隔几年,流感病毒就会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毒株(这一过程被称为“抗原漂移”)。制药行业在尝试生产疫苗时面临的主要挫折之一是,似乎不可能确定在某一年会出现哪些“新”流感菌株。因此,卫生机构的责任是识别、监测和跟踪新的流感疫情,以便在流感季节之前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生产足够和适当的疫苗。
应该注意的是,与其他药物一样,疫苗也不能排除其副作用和意外风险。接种不良反应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总的来说,疫苗的不良反应毕竟属于小概率事件(尽管对于不幸的家庭来说,即使概率是百万分之一,也是100%的损失和痛苦)。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不能因为窒息而放弃进食。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看到,面对大规模的疫苗接种人群和复杂的产业链,判断疫苗是否与疾病或死亡相关,除了时间相关性之外,还应考虑生物合理性、相关性特异性、相关强度。相关性、一致性和其他因素。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误解、误读和过度反应导致的疫苗恐慌事件在国外也时不时发生,甚至引发了公共卫生和安全危机。例如,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接种会增加儿童患自闭症(孤独症)的风险,这一说法曾在欧美国家引起人们的恐慌。后来证明,这是一种胡说八道,夹杂着研究人员的私利和欺骗行为。不幸的是,国外有许多事实证明,公众在很大程度上抵抗了疫苗接种带来的风险。这充分表明,低接种率的出现将使大规模免疫难以实现(因为更多的潜在疾病人群将留在人群中),并将增加其他儿童感染该疾病的可能性,对整个人口和后代造成有害后果。没有什么比儿童接种疫苗更好地反映了个人选择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理想的愿景自然是开发一种“通用”疫苗,可以应对所有可能的流感毒株,但我担心短期内难以实现。目前,对潜在有害细菌的基因测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以找到理想的化学物质,发挥疫苗最大的保护作用。此外,通过开发新的“佐剂”,即刺激免疫系统的药剂,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大大提高。
医学专家在媒体上的“陈词滥调”并非毫无道理:面对流行病,最简单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往往是最有效的措施。无论病毒如何变异,只要我们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就可以构筑抵御病毒的“第一道有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