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把自己放在烦恼的中心,冷静下来是突破的方向。禅宗就是把握当下生命的智慧。
2、冷静,心情自然好;谦虚,人缘自然好。(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3、悟,是人生的大突破,大飞跃。这种境界,只有通过人生的大战才能拥有。
4、破迷】 迷,就是失去方向。如果你能在迷茫中豁然开朗,保持清醒的头脑,静心破迷而不慌张,那就是智慧。
5、佛语心经】 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做好听众,但不要随声附和,要有自己的见解。
6、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甚至在梦中,还没有忘记菩提的心,情况复觉。《胜天王般若经》卷2
7、求法要有正确的认识,千锤百炼深山,火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无怨,留在人间清白。
8、人心比武器更强大!因为武器是由人心创造的,无论是好是坏,都起源于一颗心。
9、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念不如少一念。有念必有事,无念便无事。除非南无阿弥陀佛。
10、东西与良心】 失去了东西,人们会赶紧找回来,失去良心,却没有人着急。
11、父母是孩子的模特,老师是学生的模特;以好的外表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12、佛心禅语】 菩提般若智,世人本有之,只是心迷,不能自悟。·般若第二》
13、佛心禅语】 在获得事业和财富之前,首先要学习一门生存技能。
14、佛心禅语】 若不断大妄语,如刻人粪为檀香形,欲香,无用。-楞严经
15、我是因为空虚,外界和我融为一体,风心显境自由,任何实现都随意。弥勒日巴大师歌集
16、比丘诸戒属于菩萨戒中摄律仪戒的一部分。人菩萨戒应该和比丘律一起学习。(民国)弘一《四分律注戒本》
17、盲目坠入爱河,会被欲网覆盖,被魔罗俘虏,如鱼被捕。即兴自言自语·贪欲经二》
18、在花费方面量力而行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为了给自己争面子而铺张,那么最终吃亏和难受的只能是你自己。
19、以德报怨是美德,以直报怨也是美德。以德报怨日仁,以直报怨日智,仁者爱人,智者渡人。
20、佛心禅语】 人们往往无法坚持曾经炽热的爱情,这恰恰说明了爱情的困难,也说明爱情不仅仅是最绚烂的时刻。
21、释迦文佛寿命很长,所以,虽然肉体被取灭,但法身存在。《加一阿含经》卷44
22、悟与不悟,佛性就在那里,或悲或智,与你同体光明,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23、施舍者,心中常常得到平和快乐的感觉;施舍者不仅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温暖,而且在心中也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
24、众报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25、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应该存在于内而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体现了内在修养。
26、上等禅,两袖清风,来去自如;中等禅,背包,负担适中;下等禅,一肩挑。
27、乌鸦反馈天地,悲母恩情高于山】古来痴心父母多.学会爱父母.父母是你要感恩的第一个人。
28、在所有的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间断,如业应作。《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29、用一颗干净的心去看人,就不会碰撞了。声音无形无量,色彩是假的,不必用声音.色彩来压迫自己的心。
30、培养一种干净无染的爱。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
31、对朋友,不要念旧恶;对自己,不要忘记你的主动心态。(当代)星云《人间佛教戒定慧》
32、没有欲火,没有毒,没有痴网,没有阴苦。如实知此已,涅盘第一乐。《舍利弗阿毗昙论》卷15引佛言
33、人生要时刻清除心中的杂念,如果常常留下过去的幻想,时刻停滞在过去,就无法前进。
34、要求少,自扰少,放下一切牵绊,顺其自然,你的世界会更幸福。
35、无似,无待,无等,常沉默,自性本凝然,是菩提心相。尼干子问无我义经
36、一切佛身只是一个法身,一心一智,力量无畏。《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37、比如牛行,其道正直,余牛皆从。贵贱有导,率下以正,远近伏化,导致太平。《佛说波经抄》卷一
38、佛心禅语】 欲望的无限来自人心的贫穷,心灵充实的人懂得喜舍才是真正的财富。
39、生活中的禅法在于生活中的活泼运用,缓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丰富生活,安静生活,和平生活。
40、心中有爱,即使在尴尬的地方,也是天堂;心中有恨,即使在幸福的地方,也充满怨恨,怎么会有幸福呢?
41、若人寿百岁,远正不持戒,不如生一天,守戒正意禅。《法句经》卷上,千品
42、差使鬼神】 心中有善念,吉神随之而来;心中有恶念,恶鬼随之而来。明白了这一点, 可以差使鬼神。
43、如何看待那些天生好生活的人?佛日:高才勇敢,大智慧,在过去深深扎根。《付法藏因缘经》
44、佛不染世法,如莲花处水,善断有漏种,永度生死流。《一般涅聚经》卷寿命品
45、行者诸心数起时,反照观察,不动转,以义故为意三昧。(隋)智颧《意三昧》
46、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付出爱的人,永远是幸福的,活得有意义的。
47、乐于做人,坦然做事,不以物喜,不以自己悲,急人所难,济人所需,以诚信,自由行事,或不可及,孜孜不倦追求。
49、佛心禅语】 佛教强调布施,即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有需要的人。
50、世界的艰辛与磨炼,是一种考验与修炼,也可能是幸福与财富的 基础。
51、众生界在法界没有区别,一切都知道,这就是来境。《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52、天天禅语】爱的力量的不安,让社会稳定祥和,消除一切灾难。
53、佛教:学佛道的人,佛所说,都应该信顺。比如吃蜜,中间甜,五经亦尔。四十二章经
54、毫厘系念,三途因,瞥尔生情,万劫羁锁。(唐)德山宣鉴禅师(《传灯录》卷十五)
55、以无取而为便,圆满安忍波罗蜜多,动不动不得故。《一般若经》卷三,初分学观品
56、佛学大师经典语录】怎样消解做“人上人”的冲动?佛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般涅盘经》
57、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也无念,如看世界。《华严经》卷普贤产品
58、佛教的经典语句:
59、天天禅语】我宁愿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也不愿把自己的幸福和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60、用忏悔净化身心,过去造成的恶业,都是从无始贪婪.愤怒.痴呆,从身语意义出发,我今天都忏悔。
61、离者欲合,合者欢喜,不作群党,不乐群党,不称群党。《中阿含吊》卷《象征隐喻》
62、有好东西一定要和别人在一起
63、时间总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你不确定你年轻时是否努力工作,直到你老了才想学习,你通常不会给我!
64、佛心禅语】 滔滔不守戒,唐唐不坐禅。三两碗浓茶意在锄头边。一个仰山慧寂禅师
65、佛心禅语 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成功的绊脚石。如果你想成就一件大事,你必须一个接一个地把它们踢开。
66、佛心禅语】 不求真,不断妄想,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空,即如来真相。-永嘉证道歌
67、佛心禅语】 世人外迷相,内迷空,若能相离相,空离空,即内外不迷。·机缘第七》
68、不要把悲伤传染给别人,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当代)星云《人间佛教戒定慧》
69、佛心禅语】 僧问:佛法怎么大意?师日:春草自青。-云门文偃禅师
70、佛心禅语】 心如镜。虽然外面的景物不断变化,但镜子不会转动,即境转而心不转。一证严法师
71、佛心禅语】 本来深山卧白云,偶然来这里闲着。莫来问我禅,我是吃屎的人。——《育王净昙禅师》
72、西方有句谚语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让路。
73、佛教告诉我们,在家里,信徒应该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工人,才能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
74、我们的精神面貌是另一个境界,让我们的心从各种分离和执着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的自脱离一切攀缘。
75、佛心禅语】 水位上升,船体上升;土壤越多,佛像就越大。
76、不要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害怕再遇到同样的事情;相反,我们应该纠正错误,重新面对它,把它做好。
77、只有完全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接触世界,但是往往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要困难得多。
78、佛教经典语句:
79、佛心禅语】 如果失去了心,那就是忏悔。忏悔的方法是清凉。(《金刚三昧经》)
80、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阿赖耶微密产品《大乘密严经
81、是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众生共同,回到阿默多罗三轻三菩提,其福最高。《大般若经》卷十一,随喜品
82、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以快乐接受一切境界,不要总是求神问卜。如果你迷路了,你会很痛苦,因为你决定。
83、慈悲的心可以交流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产生无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84、佛心禅语】 悟与不悟,佛性就在那里,或悲或智,与你同体光明,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85、如果你以律己见,你就不会停下来。只忍能止律是法可尊贵的。《中阿含经》卷十七,《长寿王本起经》
86、众生身在其中,完成心灵净化,自发自觉地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是应循之道。
87、对与错的仇恨太多了,仔细想想奈我,宽却肚肠得忍辱,豁开心地让他走。(五灯会元卷
88、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个杀人犯,当他放下恶念一心向善时,也会最终得到善报。
89、比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不遗漏,就是名字。佛教遗产经典
90、佛教不否认名利。你有良好的美德,为社会.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样的人一定有名字。
91、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佛教的经典语句呢?小编整理了鼓励孩子的经典语句,佛教故事,18句佛教经典语句,佛教语录,佛家禅语,萧平实居士,欢迎阅读借鉴。
92、升华道德的关键在于忍耐。假如每个人都有忍辱精神,就不会斤斤计较一切。
93、戒烟的目的是保持我们身心的平衡和清洁,然后练习冥想,从而展现我们原有的智慧。
94、佛心禅语】 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即使冬天万木凋零,依然可以看到青翠的眼睛,生命之树永远是绿色的。
95、佛陀说被爱******望控制的人,就像手里拿着火炬,逆风行走,会有烧手的危险。
96、勇敢面对现实,快乐承担困难,把握生活,做好事,******大力量为众生服务。
97、比如有我的人,不是有我的人,凡夫的人以为有我的人。佛说一切,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
98、妄有非实故,与所见不同。由境相虚妄,能缘也不存在。陈那的《掌中论》(古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