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小编个人非常喜欢使用柴油版的家用汽车。
由于发动机工作原理以及柴油特性的不同,柴油发动机具备很多汽油发动机所不具备的优点,比如低转速时扭矩输出大,故障率低,燃油经济型明显好于同排量的汽油车等等,而且柴油不易挥发且燃点高的特点,也让柴油车不易发生汽油车那样的高温自燃情况。
从这一点来说,使用柴油车似乎更加安全。
在欧美很流行的柴油汽车,为什么在我国这么多年一直就流行不起来呢?其实我们也不是没有家用版的柴油汽车,比如长城h5使用的就是柴油发动机。
但是对于这类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噪声大,排放污染不达标,开起来震动明显等缺点,甚至有些那些使用柴油发动机的皮卡车、货车等还动不动就冒黑烟,这些都让人们对柴油版家用车的兴趣非常低。
关于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问题,小编觉得很多人都存在误区:
柴油车的排放污染并不一定就比汽油车高。
根据欧美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
柴油发动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汽油机低20%左右,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量约为汽油机的10%-17%,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也要比汽油低45%左右,只不过柴油发动机排放物中的颗粒物与氮氧化合物量,确实要比汽油发动机高一些。
不过欧美国家所使用柴油发动机汽车,他们在排气处理以及废气再循环技术上已经可以做到降低这些物质的排放量,所以如果生产力水平达标的话,柴油发动机的整体排放标准完全可以做到比汽油发动机更加优异。
说了这么多,在这些诸多影响柴油车普及的因素中,小编首先想到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问题。
那市场问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就是:油品问题。
其实我们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并不是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柴油产品,他们甚至有能力做到和欧美市场一样的油品质量,但由于车用柴油对例如硫之类的有害物含量的要求比较高,生产高质量柴油就需要配备相应的脱硫等设备,这些都会极大增加企业的资金投入。
在本就不流行柴油车的市场上,唯利是图的企业自然不会主动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而且除了像中石化、中石油这类主要满足城市油料供给的企业以外,市场上还存在很多小型炼油厂,这些企业更是缺乏应有社会责任,以及对柴油生产进行进一步清洁的动力。
加上各类加油站之间存在复杂的油料来源、油品质量、营销利润等利益争夺,这些种种因素都让我们的柴油油品与欧美比起来差距较大。
那么在使用这类低质量的油品后,自然会带来较为突出的排放以及环保问题,这就导致柴油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比汽油车更多的限制政策,最典型的就是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六年强制黄标”问题。
虽然“六年强制黄标”是一种错误的解读,但这也确实让很多人在购买柴油版家用车时,会有种望而却步的感觉。
所以关于柴油车不普及的话题,目前存在一个现实的死循环:市场小决定了利润低,利润低导致产品研发与油品的质量上不去,产品质量与油品问题又会产生排放问题,而排放问题则决定了政策制定,而政策制定又会决定柴油车的市场购买力。
这看上去是不是挺无解的?除了上述一些制约柴油车普及的因素以外,柴油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发生在2010年下半年的一次“柴油荒”?
虽然导致这次柴油荒的原因有很多,但面对这种突然出现资源断档的情况时,民用资源肯定是会首先受限,毕竟使用柴油的不仅有民用需求,很多国防、军工等单位对柴油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大的。
再加上柴油加油站的数量本身就远低于汽油加油站,所以一旦出现柴油供给有问题的时候,使用柴油“吃饭”的汽车恐怕就得饿肚子了。
此外,柴油的供给量问题也暴露出柴油发动机的一个重大缺点,如果你在冬季没有使用正确的柴油标号,那柴油发动机很可能出现不易启动的情况,这对那些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可能是无法接受的。
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柴油的流动性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差。
比如在零下温度时,我们就要考虑使用-10以下的柴油标号(适用零下-5℃以上的地区),而且温度越低的地方,使用的标号也就越低,最低可到-50的轻柴油标号,适用零下-44℃以上的地区。
综上所述,柴油车虽然具备很多优点,它在欧美和日韩市场也占据着很大的市场比例,但在我国,由于受限于各种现实的客观因素,以及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想要将柴油版家用车进行大面积普及,这恐怕是件不太切合实际的事情,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到来,连汽油车在未来都可能会朝不保夕了,更何况还是市场更小的柴油车?
auto.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