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手机品牌推荐榜 旗舰手机哪个牌子好

人气:973 ℃/2024-09-09 02:11:46

旗舰手机哪个牌子好?它们分别是苹果iPhone12ProMax、苹果iPhone13ProMax、vivo X80 Pro&天玑版、三星 S22 Ultra、苹果iPhone13、荣耀Magic4 至臻版等。小编为您整理了旗舰手机品牌推荐榜,选一台性能强大、适合自己的旗舰手机,去更好地享受生活吧。

苹果iPhone12ProMax 美国

iPhone 12系列一共4个机型,iPhone 12分为标准版和mini版,Pro系列则是标准版和Max版。虽然12 Pro和12 Pro Max均为直角不锈钢边框,但是手感差异巨大,12 Pro的不锈钢边框搭配6.1英寸机身,在手感、重量、耐用度方面达到了最好的平衡,而Pro Max在数字上看只比11 Pro Max大了一点点,但是由于直角边框的贴合度不如圆边,所以会感觉特别撑手,除了大手用户,大部分用户都难以单手操作。

在此基础上,建议戴上手机壳使用,一方面可以改善边框手感,另一方面则是防止边框沾染指纹,因为Pro系列的边框简直就是指纹收集器。

机身重量也是iPhone 12 Pro Max难以忽视的参数,达到史无前例的226克,贴膜戴壳后又是半斤的重量,继续充当着苹果牌移动健身器材。仰卧在床上玩手机时,一旦失手,想想都觉得脸疼。

屏幕方面,iPhone 12 Pro Max的屏幕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从数据上来看,11 Pro Max是6.5英寸、102.9cm²、屏占比83.7%,12 Pro Max则是6.7英寸、109.8cm²、屏占比87.4%,所有数据都增大了。从体验上来看,同样观看21:9的电影,iPhone 12 Pro Max的画面尺寸已经和iPad mini相差无几,而且色彩表现更为出色。

屏幕除了尺寸以外,其他参数和上一代差别不大,对比度是2,000,000:1,全屏最高亮度800尼特,局部峰值亮度1200尼特,按照DisplayMate的标准来说依旧是一块A+屏。这一代Pro Max在屏幕上连刘海都不算是缺点,因为屏幕足够大,而刘海面积和12差不多,并不太影响观感。它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高刷新率,即便Pro Max的电池有3687mAh,但要同时支持5G和高刷新率实在太压榨续航时间。

iPhone 12全系列都采用5nm制程的A14处理器。这颗处理器从理论性能来说,至少到2021年苹果发布新一代处理器之前,都能保持智能手机第一的位置,但是,iPhone采用的双层主板结构导致了散热条件并不好,A14的性能在触发温控以后会有降频、锁亮度的情况。

A14处理器在不同机型上表现并不相同,在iPhone 12系列上面跑Geekbench 5,单核分数一般在1590+左右,偶尔也会跑上1600分,不过比较少见,多核的波动就比较大,3800-4200都有,最高的那一个能跑到4211,但是也有不少多核成绩在3500左右。总结下来,A14单核峰值性能为1600+,多核峰值性能为4200+。

A14对比A13,CPU性能提升20%,但GPU性能提升只有10%,提升幅度比A12到A13还要小。以阿兹特克废墟的1080P和1440P离屏渲染作对比,A14分别是100FPS和37FPS,而A13则是91FPS和34FPS,都符合10%的性能提升。

在具体游戏里面,吃单核性能的《原神》稍微调低点画质,A14可以60帧运行,属于智能手机里独一档的存在,而在考验GPU性能的《光明山脉》里,A14峰值帧率44FPS,平均帧率31.4,也是顶尖的存在。虽然麒麟9000的平均帧也能跑到31.2FPS,但是A14的功耗只有8.6W,麒麟9000则要去到11.1W,A14的能耗比高出太多。

刚出厂的iPhone 12系列是iOS 14.1,在游戏过程中会在几分钟后帧数锐减,随后逐渐恢复正常,打《王者荣耀》会在第五局开始出现明显卡顿,从CPU和GPU的工作频率可以看出是性能调度出现问题。后续苹果推送了一个5GB左右大小的14.2系统,调度问题得以解决,降频过程和A13大致接近,都是在开始时达到峰值性能,发热后降频稳定运行,没有再出现帧率突降的情况,连续六七局《王者荣耀》后也没有出现卡顿现象。

A14开启省电模式后,大核频率只有1.3GHz,工作以小核为主,频率可以达到1.8GHz,同时GPU可以满载运行,阿兹特克废墟的两项分别为68FPS和24FPS,表现比A13的省电模式、骁龙865+默认模式都要好,而且还有能耗比的优势。

内存规格依旧是LPDDR4x,规格上不如同期安卓旗舰的LPDDR5,但是内存复制、内存延迟和内存带宽的表现都超过了同期安卓旗舰。这是由于A14采用上一代的高频内存,而同期安卓旗舰则使用新一代低功耗内存,苹果LPDDR4x时序低,延迟低,但同期安卓的LPDDR5就有着功耗低、电压低的优势。

iPhone 12系列的磁盘读写性能也有提升,随机读写性能甚至翻倍,体现在日常使用中就是打开App的速度有些许提升,和iPhone 11对比起码快了1秒多,日积月累下来确实也省了不少时间。

影像系统方面,iPhone 12 Pro Max是12系列当中最顶尖的机型。在后置三摄中,Pro Max最明显的提升在于主摄和长焦,超广角并没有什么区别。Pro Max主摄的传感器面积比Pro大了47%,而且加入了Sensor-shift,前者增加了进光量,提升暗光场景成像质量,后者增强了防抖效果,提升了视频拍摄的稳定性。Pro Max长焦的提升没有主摄这么直观,等效焦距65mm确实比等效52mm长一些,光圈小一些,最直观的可能是在开启长焦拍人像的时候会感觉人物主体离得更近,弱光场景下对比Pro会多一些噪点。

主摄这次的提升在弱光环境下才会体现出来,因为以苹果的算法调校,12和12 Pro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都能够做到很优秀的成像,12 Pro Max的画质提升还真是不太明显。但是,换到弱光场景后,进光量的优势就会被放大,画面纯净度、暗部细节保留都有飞跃式提升。另外,增加进光量的优势也缩短了成像时间,即便拍摄同样的画面,Pro Max也只需要12、12 Pro三分之一的时间。比方说12拍夜景经常会用到3秒处理,但是12 Pro Max只需要1秒。只拍一张照片的话,这点时间当然没什么感觉,但是当人物场景中动起来以后,Pro Max的连拍速度就有很明显的优势,用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拍到更多好照片。

Sensor-shift是一个增强版的光学防抖技术,它允许传感器在X轴和Y轴上小幅移动,通过A14的运算达成每秒调整5000次传感器的位置,从而使得视频拍摄更加稳定。更大的sensor搭配Sensor-shift,再加上iPhone一向的视频拍摄优化,iPhone 12 Pro Max的暗光视频拍摄能力绝对是旗舰机中最顶尖的水平。

iPhone 12系列是目前视频拍摄最强的手机,不仅成片好,而且拍摄体验也特别好,这一代iPhone支持杜比视界HDR视频拍摄,视频的动态范围变得非常广,标准版最多支持到4K30帧,Pro版可以支持4K60帧,拍摄后可以立即剪辑,调色和套用滤镜所需的时间视视频的长短以及调整项目多少而定,总体速度令人满意。

这一代iPhone在拍摄上还是有上一代的小问题,就是拍摄光源的时候会有鬼影,需要用户在拍摄时避开,不然会连光源的鬼影一起拍下来,导致画面有种诡异的感觉。

iPhone 12 Pro Max是12系列中电池最大的机型,不过电池容量只有3687mAh,比上一代Pro Max还少了282mAh,也是旗舰机顶配机型里唯一一款达不到4000mAh的。12 Pro Max亮屏使用时间大概在7小时16分,对比2815mAh的12和12 Pro要长不少,但是在旗舰机里是中下水平,在不开5G的情况下只能勉强中度使用,办公场所需要准备无线充电板,出行则需要带上充电宝。

充电方面,iPhone 12 Pro Max支持20W有线充电和7.5W无线充电,使用Magsafe时能达到15W无线充电,不过官配Magsafe充电器需要329元另购。20W有线充电从0-50%充电需要30分钟,0-100%充电需要112分钟。

20W充电其实有点强行升级的意思,因为iPhone 11只要使用22W以上的PD充电头,都可以摸到22.5W左右的峰值功率。iPhone 12系列日常充电一样是2A电流,使用20W充电器能维持的功率和18W PD充电器几乎相同,甚至没有升级的必要。

苹果iPhone13ProMax 美国

iPhone 13系列维持着iPhone 12系列的“四机”阵容,iPhone 13、iPhone 13 mini组成数字系列,有着一流的配置和较低的价格,适合大多数用户,而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在数字系列基础上加入高刷和更好的影像系统,归入Pro系列。

在外观设计上,iPhone 13系列正面刘海面积较前代减小约20%,背面镜头使用更大的感光元件,使得后摄模组大了一圈,握持手机时更容易误触,开机键、静音键和音量键的位置整体下移,如果是前代用户,可能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iPhone 13 Pro系列的机身材质和前代一样,边框是亮面不锈钢,十分精致,但沾染指纹的毛病依然存在,后盖是哑光玻璃,提供银色、金色、石墨色三种传统配色,还新增了一款远峰蓝配色。这款配色比以往的海蓝色淡很多,在环境光线较强时接近银色,在弱光环境下才能看到淡淡的蓝色。

手感方面,iPhone 13 Pro系列做工一流,触感很细腻,边框弧度没变化,Pro握持感舒适,而Pro Max尺寸较大,握久了会有硌手感,同时由于Pro重量提升至203g,Pro Max更是达到238g,配合78.1mm的宽度,在佩戴手机壳和贴钢化膜的情况下,两款机型轻轻松松达到半斤标准,单手使用会比较吃力。

iPhone 13 Pro系列采用三星超视网膜XDR屏幕,13 Pro屏幕尺寸为6.06英寸,13 Pro Max尺寸为6.68英寸,拥有1000nit全屏亮度、1200nit激发亮度、0.5JNCD色差,被DisplayMate称为“趋近于完美”,这块屏幕还沿用了超瓷晶面板,防跌落能力优秀,不过硬度接近一般屏幕玻璃,不耐磨也不耐刮,完美党仍需贴膜使用。

iPhone 13 Pro系列的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及ProMotion技术,配合iOS细腻的非线性动画,体验无疑相当好,iPhone老用户可能会爱不释手,而对于很多安卓用户来说感知并不明显。ProMotion是苹果独家的自适应刷新率技术,根据场景需要刷新率会在10Hz-120Hz间调整,不过和LTPO一样存在适配问题,不同第三方应用限制的最高刷新率不同,使用起来有割裂感,有待App开发者后期适配。

A15芯片是iPhone 13 Pro系列的重头戏,这次的A15分为两个版本,少一颗GPU核心的“残血版”由iPhone 13系列搭载,“满血版”由iPhone 13 Pro系列搭载。虽然提升幅度没有前代芯片大,但横向对比同期高通旗舰处理器,其继续巩固着A系芯片手机第一的地位。

这次的A15芯片采用台积电第二代5nm制程,CPU与A14一样是2颗性能核心+4颗能效核心的架构,在Geekbench5取得单核1740/多核4808的成绩,相比A14单核性能提升9%、多核性能提升16%,而与2021下半年旗舰处理器骁龙888对比,A15的单核性能强51%、多核性能强28%,可以说是占压倒性优势。

GPU方面,A15同样遥遥领先,在GFXbench5曼哈顿3.1场景取得175帧的成绩,在阿兹特克废墟(High Tier)跑到了52.2帧,相比A14的132帧/37帧,图形渲染性能提升约三成,与骁龙888对比,后者这两项数据是120/32,性能比A15弱了超过四成。

A15芯片的另一大优势在于能耗比,得益于台积电5nm制程的改良,这款芯片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降低,在GFXBench阿兹特克废墟(High Tier)场景中,A15的能耗比是6.8W/分,是骁龙888 3.3W/分的两倍左右,已将后者远远甩在身后,意味着它与其他处理器进行同等量级的运算时,耗电、发热量会低得多。

游戏表现上,《原神》最高画质下,iPhone 13 Pro Max前18分钟都能满60帧运行,发挥出能耗比高的优势,半小时平均帧率为57.1,波动9.4帧,超过很多旗舰机型。处理器高负载运行避不开发热问题,A15也不例外,况且iPhone 13 Pro Max上的A15位于双层主板之间,周围除硅脂外也没有其他导热元件,导致该机型散热不尽如人意,《原神》运行半小时机身最高温度达到45.6℃,随后导致处理器降频,游戏时间一长便掉帧明显。

影像系统是iPhone 13 Pro系列升级的重点,主摄、超广角和长焦三枚镜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都支持夜间模式,弥补了前代的缺陷。值得一提的是,13 Pro系列都使用相同的CMOS,加上有着相同的算法,理论上两款机型成像区别不大。

iPhone 13 Pro系列主摄是iPhone迄今为止最大的传感器,感光元件达到1/1.67英寸,镜头光圈也增大至f/1.5,使得这枚主摄有着远超前代的进光量,白天成像整体比前代亮,细节还原更多,夜景提升更加明显,在弱光场景下,iPhone 13 Pro系列能有纯净且清晰的成像,对比前代一片漆黑的成像着实有不小进步。 

iPhone 13 Pro系列的超广角镜头也有很大的升级,其光圈增大至f/1.8,进光量增加约90%,并首次支持微距拍照、录像,在iPhone上算是姗姗来迟的功能,最近对焦距离为2cm,靠近被摄物就会自动开启,成像色彩艳丽浓郁,1200万像素的解析力也还不错,观感比不少机型纯粹凑数的微距好太多。

iPhone 13 Pro系列长焦升级了焦段,由前代的65mm提升至77mm(3倍光学变焦),远摄能力和背景虚化效果都比前代更好,其短板在于夜景,由于CMOS素质一般,成像亮度偏低、涂抹感强,与小米11 Ultra、华为P50 Pro的大底长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是完善了功能,谈不上优秀。

近年来iPhone更新都会带来一些重磅影像功能,前代是杜比视界视频录制,这一代则是电影模式。电影模式的原理是先识别人脸,再通过计算为主体前与后的画面添加浅景深(虚化),如同人像模式的“视频版本”,为视频增加沉浸感。不止于此,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切换焦点,能识别人脸实时追焦、根据人物视线变化变焦,甚至拍摄完成后让用户自由选择焦点。

电影模式自由度颇高,使用时可随意切换镜头,还能和杜比视界HDR同时开启,识别成功率也很高,但从成片画面来看,计算合成的虚化效果没有层次,而且不太稳定,偶尔会出现人物边缘虚化、背景识别错误的现象,仅能在日常记录生活时锦上添花,离所谓艺术创作仍有一定距离。

续航方面,13 Pro和13 Pro Max电池容量分别为3095mAh/4352mAh,与一众电池容量4500mAh以上的安卓旗舰相比,其容量很小,不过有功耗比高的A15和ProMotion保驾护航,即使开启120Hz和5G,iPhone 13 Pro亮屏时间也能达到6.8小时左右,续航已超过不少安卓旗舰,容量更大的Pro Max相同场景下亮屏时间约8.4小时,基本预定2021年旗舰手机续航第一的宝座。

iPhone 13 Pro系列的充电功率依旧延续了前几代的保守策略,支持20W有线/15W Magsafe无线充电/7.5W Qi无线充电,但这并不代表着该系列充电功率的上限,如果使用官方96W PD充电器,这两款机型的有线充电功率分别可达22W/27W,从0开始充满分别需要1.48/1.78小时,即便如此,iPhone 13 Pro系列充电速度仍未赶上安卓旗舰机型。

vivo X80 Pro&天玑版 中国

vivo X80 Pro是X系列的常规迭代产品,定位影像旗舰,可分为骁龙版与天玑版,除了芯片和内存规格差异,两个版本手机配置几乎完全相同,12GB+256GB均为5999元,最高支持12GB+512GB,骁龙版还有8GB+256GB版本可选,售价5499元。

X80 Pro延续了X70 Pro+的外观设计,正面为一块中置挖孔曲面屏,手机上下的黑边较细,并采用圆角过渡,背面陶瓷材质摄像模组位于正上方,采用云阶设计,与X70 Pro+的方形摄像区域不同,X80 Pro的摄像头区域为圆形,圆框内部点缀了蔡司蓝标和T*字样,模组右侧为闪光灯,镜头区域下方为单独设置的一颗潜望长焦镜头,比较特别。

X80 Pro背板设置了橙、蓝、黑三款颜色,天玑版相比骁龙版缺少了蓝色款,其中橙色为素皮材质,纹理细腻,蓝色和黑色则为AG磨砂玻璃材质,看起来简约大方,十分具有辨识度。

X80 Pro的金属边框与后盖过渡平顺,感受不到明显的接缝,一体感很强,大面积的陶瓷摄像模组让X80 Pro的重量来到了219g,素皮版稍轻,但也有215g,厚度都为9.1mm,拿起来会感觉比较厚重,单手使用稍有压力。

其他配置上,作为旗舰机型的X80 Pro自然很全面,IP68、X轴线性马达、双扬声器、红外遥控等均未缺席,此外还拥有大面积超声波指纹,除了提升解锁体验外,还能通过便捷设置扩展使用场景,如长按打开健康码和双指打开保险箱,方便且高效。

屏幕方面,X80 Pro搭载一块来自三星的6.78英寸E5材质AMOLED屏,分辨率为3200×1440,最高支持120Hz刷新率,像素密度达到了517PPI,屏幕还拥有100%P3色域以及原生10bit色深,且ΔE≈0.45,色准表现优秀,峰值亮度达1500nit,在阳光下也能轻松使用,不过该屏幕可视角度略小,侧看屏幕会出现轻微的绿边状况,整体素质在旗舰机型里处于中上游水平。

X80 Pro两个版本使用不同的SoC,骁龙版配备骁龙8 Gen 1,CPU部分采用的是一个3.0 GHz的Cortex-X2超大核、三个2.5GHz的A710大核以及四个1.8GHz的A510小核,在Geekbench5测试中,单核跑分1255分,多核3830分。

天玑版则搭载了天玑9000,该SoC CPU部分为一个3.05GHz的Cortex-X2大核、三个2.85GHz的A710中核和四个1.8GHz的A510小核,频率高于骁龙8 Gen 1,在Geekbench5中单核1311分,多核4509分,多核表现较骁龙8 Gen 1优势明显,在多任务处理上更强。

GPU部分,骁龙8 Gen 1为Adreno 730,在GFXBench5测试中,Aztec Ruins High帧率47帧,曼哈顿3.1帧率171,平均功耗11.2W,而天玑9000采用Mail-G710,Aztec Ruins High 43帧,曼哈顿3.1帧率为157,平均功耗8.9W,骁龙8 Gen 1在GPU性能上强于天玑9000,但也带来了更高的功耗。

具体到游戏场景,以《原神》为例,25℃室温720p分辨率条件下,X80 Pro骁龙版仅运行6分钟就开始由57帧降到40帧,20分钟平均帧率45帧,机身最高温度43℃,而天玑版可以接近60帧运行15分钟,然后缓慢降至45帧左右,20分钟平均帧率53帧,最高温度42℃,可见天玑版的温度控制更好,不会因为发热问题降频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开启设置菜单里的极限性能模式,两个版本的X80 Pro 就能以超过56帧的平均帧率运行最高画质《原神》30分钟,但温度也随之增加6-7℃,非常烫手。

到了中低负载游戏上,骁龙版和天玑版的表现都很稳定,《和平精英》最高画质均能跑到将近90帧,且波动小于1帧,《王者荣耀》120Hz最高画质同样可以接近满帧运行,游戏后温度均控制在43℃左右,体验良好。

X80 Pro的镜头比较出色,该机型搭载了5000万像素三星GNV主摄、4800万像素索尼IMX598超广角镜头、1200万像素索尼IMX663人像镜头和800万像素海力士Hi847潜望长焦镜头,镜头覆盖蔡司T*玻璃镀膜,炫光问题可得到明显改善,整体配置出众。

此次X80 Pro搭载了vivo自研芯片V1+,可实现画面插帧和影像优化功能,不过V1+相比上代V1芯片仅优化了内部算法,提升能效比,在X80 Pro硬件相较X70 Pro+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实际成像素质并没有获得明显提升。

白天场景下,各家旗舰机型主摄表现差别不大,需要细看才能找到不同,X80 Pro主摄远处树木边缘细节处理的不错,但是极限距离清晰度不如一亿像素的三星S22 ultra,开启AI模式后,X80 Pro两个版本成像解析度、动态表现几乎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天玑版色彩较真实,骁龙版则更加艳丽,差异不明显。

X80 Pro人像镜头采用50mm黄金焦段,加上微云台,可以轻松拍出运动的清晰人物,此外,人像拍摄模式支持两倍变焦,有5种蔡司虚化风格,即使在视频拍摄的时候,也保留了Cinematic风格,画幅变为2.39:1,还能够模拟出蔡司镜头中的椭圆形光斑,电影感十足。

X80 Pro超广角镜头成像可以通过算法有效减少畸变,超级合照模式还可以对取景框中每个人物面容进行优化,不过该镜头较上一代视角收窄,部分场景会出现过饱和问题,可打开手机自带的蔡司自然色彩,来更精准地还原物体真实色彩。另一枚潜望长焦镜头成像效果尚可,放大后对比iPhone 13 Pro局部细节更好,涂抹感不会很明显,色彩还原也很精准。

夜晚场景是X80 Pro主要提升的部分,在极限暗光条件下,X80 Pro两款在全焦段的成像亮度都非常高,暗处细节也得到保留,白平衡和色彩还原很好,不过部分场景墙面会出现涂抹明显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反映纹理,在有较亮灯光的夜景下,X80 Pro灯光颜色、暗部细节还原精准,即使拍摄灯箱这样的大光比场景也能有很好的表现,只有潜望长焦镜头噪点较多,整体上X80 Pro的夜景属于第一梯队表现。

X80 Pro配备4700mAh电池,天玑版《和平精英》半小时耗电7%,半小时短视频耗电5%,亮屏时间约7小时左右,骁龙版耗电稍高一点,《和平精英》半小时耗电9%,半小时短视频耗电6%,综合续航约6.5小时左右,日常非重度游戏玩家使用,一天一充即可。

充电方面,X80 Pro搭载了80W有线快充,5分钟充电26%,充电至100%需要39分钟,还拥有50W的无线快充,方便日常碎片化充电,配合大电池可有效缓解续航焦虑。

三星 S22 Ultra 韩国

S22系列发布之后,三星正式宣告Galaxy Note系列的终结,其标志性的S Pen被“移植”到S系列Ultra机型之中,此次的S22 Ultra便是S系列和Note系列的首款融合之作,起售价为9699元,和前代S21 Ultra保持一致,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升级,整体实力稳坐安卓机皇的位置。

S22 Ultra虽有S系列之名,但却继承了Note系列方正硬朗的设计语言,外观和Note20 Ultra相似,机身上下平直、两侧微弧,正面为一块微曲中置打孔屏,并且采用了直角矩形的设计,屏幕四周黑边进一步缩窄,加上三星优秀的封装工艺,视觉上接近无边框,大屏带来的沉浸感体验比较好。

相较Note20 Ultra而言,S22 Ultra外观的最大变化在于镜头模组,其舍弃金属模块,镜头、传感器以及闪光灯独立排布在后盖左上角,机身背部一体性更强,前代机型上的 “跷跷板”问题也有了改善,S22 Ultra仅镜头保护圈有微微凸起,戴上手机壳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非要找出缺点,那就是镜头所占位置过大,看起来有些突兀。

S22 全系后盖均为AG磨砂玻璃材质,手感细腻不容易沾染指纹,并且提供了三星史上最丰富的配色。S22 Ultra除了绯影红、雾松绿、羽梦白、曜夜黑四种常规配色之外,还推出了远山灰、湖屿蓝、蔷薇红三种网上商城专属配色,需要注意的是专属配色款为定制产品,一经售出不支持无理由退换机服务。

除此之外,S22 Ultra还采用装甲铝边框、康宁大猩猩 Victus+ 玻璃屏幕和后盖,坚固耐用且不容易划伤,而重量也来到了228g,厚度达8.9mm,机身偏厚重,持握时明显坠手,好在其前后均为曲面玻璃,中框过渡流畅自然,手感还算舒适。

其他配置方面,S22 Ultra堆料相当对得起高端旗舰定位,配备超声波指纹识别、IP68防尘防水、对称式杜比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以及NFC。最值得一提的是,S22 Ultra还内置Note系列的核心配件S Pen,手势控制、隔空操作等功能一应俱全,并且提升了书写响应速度,不过仔细观察仍旧会发现轻微的书写延迟和音效不同步情况,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星旗舰机型的屏幕素质一直是标杆级别的存在,S22 Ultra搭载一块6.8英寸Dynamic AMOLED 2X全面屏,支持120Hz刷新率、100%DCI-P3广色域以及1600万色,分辨率为QHD+(3088*1440),和前代基本保持一致,不同之处在于S22 Ultra屏幕峰值亮度从1500nit提升到1750nit,各项参数都称得上业界顶级水准,稍有不足的是在低角度下观看时会有屏幕偏色情况。 

这块屏幕还加入了LTPO 2.0技术,能够实现1Hz-120Hz动态刷新率调节,同时提升续航表现,不过多数情况下只能在24Hz、60Hz、120Hz等几个档位之间进行动态切换,远不如苹果的ProMotion自适应刷新技术来得精细,并且切换到部分APP时仍会有轻微的割裂感,在系统优化和应用适配层面还需要提升。

性能方面,S22 Ultra使用了骁龙8Gen1+UFS3.1+LPDDR5的旗舰配置,这颗SoC的 CPU部分采用1个Cortex-X2超大核+3个A710大核+4个A510中核的架构,在Geekbench5测试中,单核得分1225,多核得分3700,与骁龙888相比性能提升微弱,CPU实际表现并无太大差距。

骁龙8 Gen1 GPU部分的升级倒很明显,其内置Adreno 730,在GFXBench测试中,曼哈顿3.1帧率为176,阿兹特克(high)帧率为49,相较前代的Adreno660有着接近50%的提升,与iPhone13的A15 Bionic处理器持平。不过性能提升也带来了高能耗,骁龙8 Gen1的满载功耗接近11W,发热问题与骁龙888相比更为严重。

为了在性能和发热之间取得平衡,S22 Ultra和前代机型一样选择了较为保守的调校方案,以全高画质60帧运行《原神》时,S22 Ultra仅在60帧附近维持了半分钟就出现掉帧情况,平均帧数仅有40FPS,在负载相对较高的场景中帧数波动较大,需要降低画质才能正常游玩,而整机功耗不过5W,机身温度也在40℃以下,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温度和续航,但游戏体验在旗舰手机中比较一般。

影像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三星旗舰机型的重头戏,S22 Ultra相机镜头的硬件配置和前代S21 Ultra大致相同,依旧是主摄+超广角+双长焦镜头的豪华组合,全方位覆盖拍摄场景,并且还针对软件算法进行了升级改进,影像实力相当强劲。

S22 Ultra后置主摄为1.08亿像素摄像头,传感器是三星自家的S5KHM3,拥有1/1.33英寸大底、85°视野,支持九合一像素融合技术。白天光线充足的场景中,主摄画面明暗处细节表现到位,色彩还原准确,色调比较讨好眼球,同时有着较为优秀的动态范围表现,不过由于主摄焦距接近超广角,画面边缘位置会有轻微拉伸现象,画质清晰度也有所降低。

此次S22 Ultra重点升级了夜景拍摄表现,主摄在检测到弱光、暗光环境时会自动切换到1200万像素九合一成像模式,以2.4μm单位像素吸收更多光线,在主摄与夜拍系统的相互配合之下,画面高光抑制到位、亮度准确,暗处有着清晰的细节呈现,低反射纳米涂层超清镜头的加入也改善了前代机型上出现的鬼影、眩光现象,尽管还存在白平衡和偏色问题,但整体瑕不掩瑜。

超广角镜头依旧是索尼的IMX563传感器,拥有1200万像素以及120°视角,成像表现和前代相比没有太大区别。相比之下,两颗1000万像素的长焦镜头则显得非常有看点,采用索尼新款处理器,分别支持3倍光学变焦和10倍光学变焦,在多数旗舰机型普遍取消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情况下实属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S22 Ultra的长焦镜头支持100倍超视觉空间变焦,配合光学防抖以及激光对焦功能,即便是在高倍变焦下,取景预览画面也很稳定,超远景拍摄完全不在话下。三星此次还在远距离成像上引入了多重AI算法,能通过多帧合成的方式优化照片质感,大大提高了成片率,不过在光线较暗的场景画面容易模糊,需要手动降低亮度。

续航方面,S22 Ultra搭载5000mAh大电池,由于有5G、2K屏以及骁龙8 Gen1等耗电大户,续航表现中规中矩,使用S22 Ultra浏览半小时网页耗电6%,在线播放1小时4K视频耗电12%,运行1小时《王者荣耀》耗电21%,亮屏时间在6.5小时左右,基本能做到一天一充,玩游戏的话则免不了两充。

三星在充电方案上一向保守,此次的S22 Ultra将有线充电功率从25W提升到45W,半小时能为手机充入60%的电量,完全充满需要1小时左右,此外还支持15W无线快充和10W反向充电,但也仅仅只是及格的水平,对比其他安卓旗舰机型120W的快充技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苹果iPhone13 美国

iPhone13如约而至,全系储存128GB起步,起售价5999元,小尺寸的iPhone13 mini起售价为5199元,均低于同容量的iPhone12起售价,真正做到了加量不加价,让人直呼“十三香”。

自iPhone X发布以来,苹果手机正面都采用刘海设计,仅在背板镜头排布上有所区分。iPhone13系列重新设计了听筒位置,使得刘海长度缩短了20%,但宽度稍有增加,正面观感与上代差距不大。其背部整体风格与上代一致,相机模组为矩阵设计,依旧位于左上角,但是面积更大,双摄采用对角排列,是新款iPhone的标志。

配色方面,iPhone13首发共有五种颜色,分别是午夜黑(黑)、星光色(白)、蓝、红和粉色,其中红色相比iPhone12更加浓郁,而蓝色则偏淡一些,更显年轻活泼;黑、白两种配色在光线角度不同时会显示出淡淡的其他颜色,就像上了一层滤镜;粉色是此次关注度较高的颜色,整体偏淡粉,男女老少都很合适。

本代iPhone延续了直角铝合金边框设计,手感舒适,不易沾染指纹,强度不及采用不锈钢边框的iPhone13 Pro系列,但前面板同Pro系列一样,使用了超瓷晶工艺,抗摔性能更好,不过背板还是普通玻璃,使用时仍需小心。重量方面,由于使用了更大容量的电池,iPhone13和mini的重量都有所增加,但最多也仅170g出头,相比接近半斤的Pro Max还是轻了许多,依旧是轻薄旗舰。

屏幕方面,iPhone13系列仍是60Hz OLED屏幕,没有用上Pro系列的自适应高刷屏幕,但实际素质不错,供应商为三星、LG Display。这块屏幕支持原彩显示和HDR显示,对比度为2000000:1,屏幕最高亮度达800nit,相比上代提升了28%,阳光下阅读性显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iPhone13出现屏幕偏红的问题,购买前建议先实际上手体验。

苹果A系列处理器的性能一直位于移动端的天花板,向来有着出色的性能和功耗表现。iPhone13系列虽然都标称搭载了A15处理器,但实际上只有iPhone13 Pro系列搭载的是满血版本,iPhone13和mini上的A15处理器屏蔽了一个GPU核心,性能损失15%左右。此外,由于苹果祖传的双层主板结构,使得手机的散热较差,而且受机身体积影响较大,在不同设备上的表现有所差异。

A15处理器在Geekbench 5测试中,单核得分1720分,多核得分4650分,相比A14处理器单核提升不到10%,多核提升15%左右,提升幅度较小,而mini单核得分1720分,多核得分4600分,表现更差一些,其较小的机身散热能力相对较弱,CPU更容易积热降频,好在差距不大,实际使用中感知不明显。

GPU是A15处理器的升级重点,相比上代A14提升30%以上,即使是四核心版本也有接近20%左右的性能提升,实际测试中,iPhone13曼哈顿3.1帧率为156.0,阿兹特克1080P离屏测试,帧率为126帧,领先安卓旗舰约30%,并且在性能提高的同时,功耗与上代无异,能耗比出色,尤其是开启省电模式后,A15可以在性能领先于骁龙888的同时,功耗不到3w,仅为骁龙888的三分之一左右。

内存也是影响性能的一大因素,iPhone13系列为内存容量为4GB,日常轻度使用与6GB版本的Pro系列差距不大,大型应用加载速度会慢一些,感知不明显,但开启多个应用后会出现“杀后台”的现象。此外,本代iPhone依旧使用LPDDR4X规格的内存,一般来说相比安卓旗舰中常见的LPDDR5在功耗和性能上要略差一些,但是iPhone的LPDDR4X使用了更高频率,在延迟上相比某些安卓旗舰的LPDDR5还略低一些,实际表现不分伯仲。

游戏表现方面,iPhone13在《原神》全高画质下,前期能维持60帧运行,在温度上升后会出现屏幕亮度下降的现象,在长时间运行后,GPU会发生降频,但游戏帧率依旧能够保持在50帧左右,轻松击败一众安卓旗舰手机。如果开启省电模式,《原神》的游戏表现甚至更好,全程几乎没有卡顿,仅在后半段会偶尔出现掉帧。

而对于性能要求没那么高的游戏,A15的表现则更加游刃有余,《和平精英》在HDR高清+极限帧率+抗锯齿全开的模式下,iPhone13几乎可以保持满帧运行,半小时后会有几帧波动;《王者荣耀》全高画质下能流畅运行,平均帧率为59.5帧左右,波动较小,都维持在1帧以内;《英雄联盟》手游的表现更加出色,全高画质下,可全程稳定60帧运行。

iPhone13的发热控制较好,在运行高画质《原神》半小时后,机身最高温度为44.8℃,而画质稍低的麒麟9000的手机温度达到了46.0℃;骁龙888的手机甚至接近50℃。在开启省电模式后,iPhone13发热有所下降,最高温度为43℃左右,表现出色。

影像系统是本代iPhone的升级重点,“小杯”mini和“中杯”iPhone13都使用了上代旗舰iPhone12Pro Max同款IMX603主摄,主摄像素面积高达1.7μm,进光量增加了47%,夜景表现进一步提升,还下放了Sensor-shift传感器防抖技术,视频拍摄稳定性更佳,稳坐手机视频拍摄的第一梯队。

得益于旗舰级硬件的下放,iPhone13系列拥有媲美上代Pro系列的拍照实力,实际表现提升明显,主摄在白天场景下,色彩相比上代更加鲜艳,整体色调偏暖,夜间场景的亮度显著提高,但是高光控制较差,拍摄大面积光源时会出现过曝。

iPhone13系列的超广角镜头虽然与Pro系列的传感器一致,但使用了5P镜头和更小的光圈,夜景表现和边缘清晰度都要稍逊一筹。这颗镜头在白天场景下表现尚可,整体风格与上代差距不大,色彩还原准确,亮度稍高一些,夜景表现略有进步,画面细节更为丰富,但相比安卓拍照旗舰仍有一定距离。

总的来说,iPhone13系列依旧延续了写实的拍摄风格,给用户较大的后期空间,配合丰富的第三方相机软件,可以得到比较符合大众口味的照片。需要注意的是,本代iPhone的炫光和鬼影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拍摄时需尽量避免强光源直射。

除了影像硬件常规的升级,苹果每年都会带来一些软件上的新玩法,本代iPhone全系加入了电影模式,依靠A15处理器强大的AI算力,智能识别画面主体,对背景进行计算虚化,实现焦点切换的效果,并且iPhone还会储存所有景深信息,可以在后期编辑中重新选择焦点,充分发挥用户的创造力,但目前存在焦点切换卡顿、识别不准确、画面来回对焦和边缘模糊等问题,尤其是在拍摄物体时会更加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式仅通过计算镜头间的立体视差实现,与LIDAR激光雷达无关,理论上iPhone13系列与“大杯”Pro系列实现的虚化效果无异,但Pro系列多了一枚长焦镜并且拥有规格更高的摄影硬件,玩法更加丰富。

续航是iPhone13系列的一个亮点,iPhone13的电池容量为3227mAh,mini的电池容量也有2406mAh,相比上代均有所增加,再加上60Hz刷新率的屏幕和A15处理器出色的能耗比,使得本代iPhone的续航能力从一众旗舰手机中脱颖而出。

日常使用中,iPhone13播放一小时1080P视频耗电9%,逛淘宝半小时耗电6%,刷抖音半小时耗电5%,力压一众大电池手机。iPhone13 mini播放1080P视频半小时耗电8%,刷淘宝耗电6%,刷抖音半小时耗电6%,整体续航能力甚至超过了iPhone12,可以打消购买mini时的续航顾虑。

稍显遗憾的是,iPhone13系列延续了一贯的保守策略,依旧提供20w有线、Magsafe 15w和Qi 7.5w无线充电,相比安卓旗舰动辄上百瓦的有线/无线充电仍望尘莫及。实际充电耗时较长,iPhone13充满需要107分钟,mini完全充满则需要87分钟,均接近一个半小时。

荣耀Magic4 至臻版 中国

荣耀Magic4至臻版是Magic3至臻版的常规迭代版本,延续了高端旗舰机的定位,在影像方面堆料很足,仅有12GB+512GB一个版本,售价7999元。

外观方面,Magic4至臻版正面与上代几乎毫无差别,同为左上角双挖孔四曲面屏,大曲率屏幕使左右边框几乎不可见,视觉冲击力很强,而且Magic4至臻版在四周边框均为曲面的情况下,做到了屏幕R角与四个顶角的曲线过渡几乎一致,避免出现影响观感的“犄角”。

Magic4至臻版机身背面摄像头模组面积硕大,几乎占据后盖一半的区域,该模组沿用了类星环的设计,形状从上代的六边形改为八边形,减弱了棱角感,更加接近圆形。模组内镜头和传感器以机身中轴对称排列,矩形的潜望长焦镜头被安排在了正中间,视觉效果和谐。陶瓷后盖上印刻了若干条亮面竖向细条纹,衬托出后盖的流线型设计,一体感很强。

陶瓷后盖带来温润的手感,同时也增加了重量,荣耀Magic 4至臻版整机重达242g,超过上代的236g,另外主体厚度9.0mm,相机凸起部分更是达到11.4mm,拿在手中会明显有厚重感,小拇指短时间托举就会发酸。另外这款机器的屏下指纹采用短焦方案,解锁位置靠下,使用起来不太舒适。

其它配置方面,Magic4至臻版比较全面,线性马达、双扬声器、全功能NFC和红外传感器都未缺席,还支持IP68防尘防水和支付级3D人脸识别。值得一提的是,Magic4至臻版还针对通话场景新增了防漏音功能,通过屏幕发声和听筒补偿的方式聚拢声波,保证密闭场景中通话的私密性,不过该功能仅在60%音量内生效。

屏幕方面,荣耀Magic4至臻版配备一块京东方供应的6.81英寸柔性OLED屏,分辨率为FHD+(2848×1312),采用类钻排列,全局最高亮度1000nit,阳光下也能看清屏幕内容,色差△E小于0.5,不过在默认鲜艳模式下,从机身侧面看屏幕有泛黄的情况。这块屏幕还支持120Hz LTPO自适应刷新,但是应用适配度不佳,视频、地图类APP会锁60Hz,使用起来割裂感明显。

荣耀Magic4至臻版的处理器是骁龙8 Gen 1,这颗SoC采用4nm制程工艺,其CPU拥有1颗Cortex-X2大核、3颗A710中核和4颗A510小核,最高频率2.995GHz,GeekBench5单核分数1200,多核分数3700,相比上代骁龙888Plus的单核1160和多核3550,骁龙8 Gen 1的CPU性能提升十分微弱。

相比CPU性能的原地踏步,骁龙8 Gen 1的GPU进步倒十分显著,其型号为Adreno730,GFXBench曼哈顿3.1帧率为171帧,GFXBench5阿兹特克(high)帧率为47,性能比骁龙888+的GPU Adreno660提高至少50%,几乎达到了iPhone 13上A15的水平。

游戏测试环节,在室温环境下Magic4至臻版开启《王者荣耀》高画质+120帧,平均帧率115帧,30分钟游戏中帧率始终维持在116帧上下,波动幅度很小,机身最高温42℃。至于《和平精英》Magic 4至臻版尚未适配90帧,在HDR高清+60帧模式下,平均帧率59帧,几乎全程满帧运行,30分钟后机身最高温42℃,两款低负载游戏的温控表现都比较理想。

在压力较大的《原神》测试中,Magic4至臻版开启最高画质+60帧模式,30分钟平均帧率52帧,全程没有锁帧,但整体波动略大,游戏结束后机身最高温47℃,已经比较烫手,对比OPPO Find X5 Pro骁龙版的平均43帧和最高46℃,Magic4至臻版的游戏调度策略更加开放和激进。

影像是荣耀Magic4至臻版的核心卖点,它采用了主流的“主摄+长焦+超广角”三摄方案,上代的黑白摄像头替换为一颗光谱增强摄像头,作用是获取可见光之外的信息,辅助主摄计算摄影。除此以外,上代的TOF摄像头、Flicker传感器和多光谱色温传感器都被延用,能够有效提高对焦速度和白平衡的准确性。

荣耀Magic4至臻版的主摄是一颗5000万像素CMOS,它拥有1/1.12英寸的超大底和f/1.6大光圈,还有8P镜头、OIS光学防抖和抗炫光镀膜的加持,白天场景中,大底和大光圈为主摄成像带来了自然的光学虚化效果,不过在拍摄文件时也会有边缘虚化模糊的情况。在夜景拍摄中,Magic4至臻版即便在复杂光源场景下也能做到高光不过曝、暗部有细节,并且较好地规避了鬼影问题。

副摄方面,Magic4至臻版的超广角采用6400万像素豪威OV64B传感器,并首发了双自由曲面镜头,可在光学层面降低畸变,在拍摄建筑等场景时可获得无损畸变校正。不足之处是这一代超广角镜头取消了光学防抖,暗光下手持拍摄的亮度表现不如上代,噪点也更多,而且手动调整至视角最广的11mm焦段后,成片画质比默认的13mm焦段有明显劣化,夜景高光更是糊成一片。

Magic4至臻版还有一枚6400万像素潜望长焦镜头,型号同样为豪威OV64B,能够实现3.5倍光学变焦和最高100倍混合变焦,对焦速度和准确性表现相当不错,焦段切换顺滑,很少出现反复对焦的情况。白天场景下高像素长焦带来了出色的解析力,但是色彩偶有偏黄的情况,暗光场景中成片涂抹感较重,而且无法有效压制高光。

在光学硬件外,荣耀Magic4至臻版还搭载了一颗AI-ISP独立影像芯片,型号为AX630A,由爱芯科技供应,它与OPPO自研影像芯片马里亚纳属于同类芯片,本质上均为处理AI运算的NPU。这枚AI-ISP在Magic4至臻版上最直观的作用是实现4K夜景视频实时预览,并提供AI算力,实现包括色彩校正、ISO补偿、HDR计算等功能,提升夜景拍摄能力,保留更多细节。

荣耀Magic4至臻版的电池容量为4600mAh,WiFi和5G网络切换使用、不打游戏的情况下,亮屏时间在5小时左右,表现中规中矩,日常刷微博、抖音等中度使用情况下仍需要一天两充。Magic4至臻版还配备了10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有线充电5分钟可以充电31%,15分钟充电65%,28分钟即可充满,较上代的56分钟提升显著,50W无线快充也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苹果iPhone12 美国

这一代iPhone回归了直角边框设计,从外观辨识度和手感方面都带来了巨大改变。每一次iPhone出现ID外观的改变,都会受到消费者追捧,因为这最容易看出它是新款iPhone,而这一代iPhone的外观设计对观感和手感也有着明显提升。首先,因为它用了直角边框,所以一眼看上去就能发现比iPhone 11窄了很多,这个窄主要体现在机型的宽度上,而且12不再使用LCD屏,COP封装的OLED屏幕黑边也窄了很多。

外观的改变也使得iPhone 12的手感发生了变化,右手正常握持状态下,拇指、中指和无名指都贴合在边框平面上,右下角贴合拇指屈肌,拿在手里很稳,握感和普通的弧边机型差不多。当然,回归直角边框就不圆滑,第二掌骨顶端触摸棱角或者拇指划过屏幕边缘的时候会感觉比iPhone 11硌手,不过iPhone 12的背板工艺对比iPhone 4、iPhone 5进步了很多,接触点其实是偏圆的,属于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程度。

iPhone 12的机身重量只有162克,对比iPhone 11的194克轻了太多,这一个变化特别容易感知,放在口袋里不至于把裤子往下拉,晚上躺着玩手机也轻松很多。

工艺方面,iPhone 12的后盖和11一样,都是一整块玻璃加工而成,而且摄像模组和机身质感不同,难度挺高的,但是依旧没有疏油层,非常容易沾染指纹,除了经常擦拭就只能戴上手机壳使用。iPhone 12的边框是铝合金加喷漆,对比iPhone 12 Pro的不锈钢边框更不容易粘指纹,但更容易磨损,如果想把边框质感保持得比较好,建议戴手机壳使用。

屏幕方面,iPhone 12这块屏幕是三星供货,有没有LG混合供货暂时不得而知,因为从官方发布会的屏幕演示图以及前期版的子像素排列来看,都是三星Pentile排列,也还没有发现LG钻排的屏幕。

iPhone 12的屏幕在官网上使用了XDR字样宣传,估计就是DisplayMate上拿A+的那块面板,它对比iPhone 11有多方面的进步,材质从LCD转向OLED,对比度、色彩表现、峰值亮度都有肉眼可见的提升,iPhone 11看不了HDR视频,iPhone 12就可以,从观感上来看,iPhone 12的字体边缘也会比iPhone 11更清晰。

12和12 Pro在屏幕亮度上有差距,iPhone 12的全屏最高亮度是625尼特,和iPhone 11持平,12 Pro的最高亮度是800尼特,这个亮度差异也难以得知是屏幕本身素质差异还是苹果官方通过软件限制导致,除了在户外特别强的光线下会不够清晰以外,两者看起来差别并不是太明显。

但是,出于耗电量的考虑,安卓阵营中已经非常普遍的90Hz、120Hz刷新率依旧没有出现在iPhone 12上,甚至连Pro系列也没有。虽说iOS的动画流畅性具有巨大优势,60Hz就是60Hz,掉帧情况较为罕见,但是对于感知明显的高刷新率体验来说,60Hz已经力不从心,从90Hz回到60Hz还算能接受,但是从120Hz(OLED)回到60Hz,就真的比较难了。

正面屏幕的硬度也有所提升,iPhone 12系列的屏幕上使用了纳米级瓷晶体,体现了瓷的硬度,同时保持了通透性,经过测试,屏幕硬度依旧在莫氏6-7度之间,只是它在硬度6的测试笔刮擦下,划痕非常浅,即便划伤也不会太过影响观感和手感,但是不可能抵御7级硬度的剐蹭。要完全避免屏幕划痕和涂层磨损,依旧要使用贴膜。

苹果宣称iPhone 12对比iPhone 11提升了四倍抗跌落能力,实测当中,iPhone 11在3米高度屏幕朝下跌落会碎裂,而iPhone 12则得以幸存。与正面屏幕相比,后盖玻璃的抗跌落能力则有明显差距,而且不购买AppleCare的话,摔坏之后维修费用也很高,喜欢裸机手感的用户建议加购AC+。

iPhone 12全系列都采用5nm制程的A14处理器。这颗处理器从理论性能来说,至少到2021年苹果发布新一代处理器之前,都能保持智能手机第一的位置,但是,iPhone采用的双层主板结构导致了散热条件并不好,A14的性能在触发温控以后会有降频、锁亮度的情况。

A14处理器在不同机型上表现并不相同,在iPhone 12系列上面跑Geekbench 5,单核分数一般在1590+左右,偶尔也会跑上1600分,不过比较少见,多核的波动就比较大,3800-4200都有,最高的那一个能跑到4211,但是也有不少多核成绩在3500左右。总结下来,A14单核峰值性能为1600+,多核峰值性能为4200+。

A14对比A13,CPU性能提升20%,但GPU性能提升只有10%,提升幅度比A12到A13还要小。以阿兹特克废墟的1080P和1440P离屏渲染作对比,A14分别是100FPS和37FPS,而A13则是91FPS和34FPS,都符合10%的性能提升。

在具体游戏里面,吃单核性能的《原神》稍微调低点画质,A14可以60帧运行,属于智能手机里独一档的存在,而在考验GPU性能的《光明山脉》里,A14峰值帧率44FPS,平均帧率31.4,也是顶尖的存在。虽然麒麟9000的平均帧也能跑到31.2FPS,但是A14的功耗只有8.6W,麒麟9000则要去到11.1W,A14的能耗比高出太多。

刚出厂的iPhone 12系列是iOS 14.1,在游戏过程中会在几分钟后帧数锐减,随后逐渐恢复正常,打《王者荣耀》会在第五局开始出现明显卡顿,从CPU和GPU的工作频率可以看出是性能调度出现问题。后续苹果推送了一个5GB左右大小的14.2系统,调度问题得以解决,降频过程和A13大致接近,都是在开始时达到峰值性能,发热后降频稳定运行,没有再出现帧率突降的情况,连续六七局《王者荣耀》后也没有出现卡顿现象。

A14开启省电模式后,大核频率只有1.3GHz,工作以小核为主,频率可以达到1.8GHz,同时GPU可以满载运行,阿兹特克废墟的两项分别为68FPS和24FPS,表现比A13的省电模式、骁龙865+默认模式都要好,而且还有能耗比的优势。

内存规格依旧是LPDDR4x,规格上不如同期安卓旗舰的LPDDR5,但是内存复制、内存延迟和内存带宽的表现都超过了同期安卓旗舰。这是由于A14采用上一代的高频内存,而同期安卓旗舰则使用新一代低功耗内存,苹果LPDDR4x时序低,延迟低,但同期安卓的LPDDR5就有着功耗低、电压低的优势。

iPhone 12系列的磁盘读写性能也有提升,随机读写性能甚至翻倍,体现在日常使用中就是打开App的速度有些许提升,和iPhone 11对比起码快了1秒多,日积月累下来确实也省了不少时间。

信号方面,虽然苹果收购了英特尔的基带业务,但是iPhone 12采用了外挂高通X55方案,综合表现稍逊于华为这种基带行业龙头,不过整体表现比11系列好了很多,至少已经和使用相同基带的安卓机型处于同一水平,已经不需要太担心信号问题。

iPhone的影像系统一直都是体验高于质量,它依旧是智能手机的第一梯队,但是它在成像和画质上不一定是最好的,比方说三星和OPPO的色彩调校很有特色,小米和华为的长焦是很好的卖点,安卓阵营的旗舰机型在超级夜景方面也都很出色,基本已经到了一个风格取向而不是画质取向的程度了。

iPhone 12的三摄在日间成像中对比iPhone 11有小幅提升,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HDR 3,两者在大光比场景下表现有一点差距,iPhone 12在保持近物细节时,高亮的背景颜色还原也较为准确,不过iPhone 12在部分场景会出现颜色偏暖的情况,不一定比iPhone 11更能还原当时的色彩。

iPhone 12另一个改进是三摄同时支持夜景拍摄,这种软件上的更新并不会出现在iPhone 11上,所以两者的夜景拍摄会有很大差距,重点表现在纹理的清晰度上。在取景框上看夜景,屏幕上会出现很多噪点,但是经过手持两秒的夜景模式,画面会变得纯净很多,只是暗部因为锐化还是会出现很多噪点,和同级很多旗舰机型相比都没有优势。

在用主摄拍摄1倍人像的时候,iPhone 12 Pro的LiDAR确实更有优势,对于人像和背景的识别比iPhone 12更好,也就是抠图更准确,再加上Deepfusion以后,人物面部的颜色、衣物的细节都表现得特别好。当然,手机依靠算法抠图,虚化始终会有破绽,不能妄图和全画幅相机对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iPhone 12系列是目前视频拍摄最强的手机,不仅成片好,而且拍摄体验也特别好,这一代iPhone支持杜比视界HDR视频拍摄,视频的动态范围变得非常广,标准版最多支持到4K30帧,Pro版可以支持4K60帧,拍摄后可以立即剪辑,调色和套用滤镜所需的时间视视频的长短以及调整项目多少而定,总体速度令人满意。

系统方面,iPhone 12出厂自带iOS 14.1,它多了一些安卓以前就有的功能,比如小插件和软件资源库之类的东西,用户不用越狱就可以折腾的东西变多了,但是不喜欢折腾的用户也可以正常使用,和iOS 13也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依旧是目前智能手机最完善的系统。

续航并不是iPhone 12的一大短板,虽然电池容量只有2815mAh,对比iPhone 11的3110mAh电池小了不少,但是A14在不跑性能的时候功耗很低,在同是4G模式下,掉电速度比11慢了不少。在5G模式下,iPhone 12的续航就大打折扣了,连中度使用都难以应付,一直开着省电模式才能稍微好一些。建议在办公室最好配备一个无线充电板,在外面则需要准备充电宝。

充电方面,iPhone 12支持20W有线充电和7.5W无线充电,只有使用Magsafe才能达到15W无线充电,不过官配Magsafe充电器需要329元另购。20W有线充电从0-50%充电需要28分钟,0-100%充电需要90多分钟,其实有点强行升级的意思,因为iPhone 11有线的峰值功率已经可以摸到22.5W,iPhone 12日常充电一样是2A电流,使用20W充电器能维持的峰值功率和18W PD充电器几乎相同,甚至没有升级的必要。

Magsafe充电对比其他无线充电,主要优点在于确认感特别强,放上去就会自动贴合,功率也比7.5W无线充电高,20分钟能充至50%,不过发热以后充电功率会下降到不足10W。虽然15W无线充电对比安卓阵营的30W、40W差距颇大,但是对比iPhone 11是一个硬件级提升,等第三方产品出来以后,Magsafe的使用成本会有所下降,也是值得普通用户升级的功能。

iPhone 12系列取消附赠充电头和有线耳机,只配备一条Type-C转Lightning充电线,但是这跟环保没什么关系,虽然苹果不附赠充电头,但是他们官网也有售卖20W充电头,售价149元,而且是独立包装独立发货。

iPhone 11 Pro的老用户会有附赠的18W充电头,11系列的用户大部分也都会购买第三方的PD充电套装,毕竟原装的5伏1安充电头要4个小时才充得满,送了也没用,还不如不送。但是,对于新用户来说,不附赠充电头就需要付出额外的配件花费,虽说第三方充电头也不贵,但是也有很多用户对于第三方充电头的质量不放心,依旧要买苹果官方的充电头,这一点都不环保,也很麻烦。

三星S21 Ultra 韩国

S21系列由S21、S21+、S21 Ultra三种机型组成,S21和S21+自然是该系列的次旗舰,因为它们减配的地方感知非常明显,甚至比不上前代,不过起售价较前代大幅下降,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并也不算开倒车,只是三星降低了产品定位,它们在同价位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外观设计一直是S系列的一大优势。S21系列沿用了S20的居中挖孔屏,侧边框缩窄了0.32mm,上下边框缩窄了0.5mm,是目前旗舰手机中排前列的超窄边框,观感接近“正面全是屏幕”。

其他配置方面,S21系列堆料很足,IP68防尘防水、AKG调音双扬声器、线性马达、NFC、WiFi-6、USB3.2应有尽有,其中S21 Ultra还“破天荒”地支持了S Pen,不过并不随机附赠,需要自行另外购买,同时也没有为S Pen预留孔位,还砍掉了隔空操控功能,属于Note系列S Pen“低配版”。

和前代相比,另一个较大的区别是屏幕曲率。S20系列全部机型都是微曲面屏,而S21和S21+则是直屏,只有Ultra型号是微曲面屏。其实从S20系列大幅降低曲面角度开始,S系列就已经有放弃曲面屏的趋势,S21、S21+回归直屏并不意外。

S21系列的背面变化很大,后置相机模组和上边框、侧边框融为了一体,像是包住手机一角的矩形“保护壳”。虽然还有一定凸起,但看上去没一般矩阵模组那样从背面“升起”的突兀感。这样的设计在旗舰手机中是首例,辨识度极高。矩形“保护壳”四角的弧度两两对应,配合精准利落的切割工艺,十分和谐。它的颜色与机身配色对应,紫色机身还有撞色设计,别有韵味。

说到配色,前代S20系列的国行版本可选配色、可选容量有限。S21系列终于有所改善,相较于韩版,只有S21和S21+少了一个粉金配色,其他配色如紫色、黑色、银色都可选购。存储容量方面也一样,S21和S21+可选128GB和256GB,S21 Ultra可选256GB和512GB,不会出现因为配色容量在国行版和韩版之间反复纠结的情况。

S20系列有着非常棒的重量控制,在不牺牲续航、用料的同时减轻重量,在同年旗舰中数一数二。遗憾的是,S21系列没能延续这一优势,只有S21的7.9mm厚度+169g重量还称得上轻薄,代价是减小电池容量,采用次等相机模组和塑料后盖。大杯、超大杯则没有妥协,S21+为200g,较S20+重了14g,S21 Ultra更是达到了227g,是三星除折叠屏手机外最重的机型,戴上手机壳妥妥半斤机。

S21系列的屏幕均为Dynamic AMOLED 2X,和S20系列使用的屏幕名称一样,依旧是目前观感最舒适的屏幕之一,P3广色域、莱茵低蓝光护眼认证、HDR10+等特性均有保留,这代屏幕主要提升了通透程度,其中提升最大的是S21 Ultra,局部峰值亮度达到了1500尼特,对比度提升至300万:1,处于顶级的水平。

相比之下,S21和S21+升级不太明显,还在分辨率上减配,即2K变1080P,这是被炮轰“开倒车”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减配是出于产品定位和续航的考虑,锐利度必然会有折扣,但毕竟这是块Dynamic AMOLED 2X屏幕,即使参数有所缩减,但屏幕素质依然很高。

前代的120Hz刷新率得以保留,并支持自适应调整,可以根据场景需要实时改变刷新率,比如看小说时不需要多高的刷新率就会自动降低,有助于提升续航表现。S21和S21+的调整范围在48Hz至120Hz之间,S21 Ultra因为独占了LTPO技术面板,刷新率可低至10Hz。

另外,能凸显S21 Ultra屏幕“尊贵”的地方就是能够同时开启2K分辨率和120Hz,打破了困扰不少安卓用户2K/120Hz二选一的限制。

骁龙888+UFS3.1+LPDDR5无疑是目前安卓阵营顶级的配置组合,S21系列全系采用了这样的组合,与前代相比是全面升级,不过在S21和S21+上有些小遗憾,那就是内存都砍到了8G,只有S21 Ultra是12GB/16GB的内存,不升级反倒退步难免被诟病。

骁龙888作为手机平台最强的处理器之一,自发布以来就备受关注,它采用了三星5nm制程,拥有1颗Cortex-X1超大核+3颗A78+4颗A55的架构,Adreno 660的GPU,理论性能比骁龙865强25%,其中超大核运行频率达到了2.84GHz,是提升的主要“功臣”,不过后期暴露了功耗较高的问题,有待各大厂商的调校。

骁龙888在S21 Ultra上的调校就没太多惊喜,在Geekbench5中取得1108的单核分数、3077的多核分数。作为对比,小米11取得了单核1130、多核3750的成绩,但小米11的调校在目前骁龙888机型中比较激进,性能释放多,相应的温控较差,S21系列反之,具体体现在它们在大型手游的表现。

《光明山脉》1080P自定义最高画质测试15分钟,S21 Ultra平均帧数40.9,帧数波动为6.68,而小米11取得58.1平均帧数、3.27帧波动的成绩,要优秀得多,但是正背面温度都比S21 Ultra高接近7度;再如《原神》,开启自定义最高画质测试15分钟,S21 Ultra平均帧数42.8,帧数波动为10.04,低于小米11的55.9/8.56的数据,但正背面温度比S21 Ultra高接近3度。

总体来看,S21 Ultra属于相对保守的调校方案,即降频保温度和续航,牺牲了部分性能,和侧重于释放性能的方案正相反,具体哪种方案好就见仁见智了。

三星在手机影像方面一直是行业领先地位,相比S20系列,S21系列影像升级幅度不大,主要提升还是在Ultra型号上,独占了不少强悍的影像特性。

首先就是1亿像素主摄,传感器升级到HM3,拥有1/1.33英寸大底,0.8微米单位像素,支持9合1像素合成。这些参数和S20 Ultra相比没有质的提升,但HM3集成了更新的技术,如改进的Super PD Plus对焦,配合主摄旁新增的激光AF模块,对焦能力比前代强得多,还有可同时以高ISO和低ISO捕获图像的Smart ISO技术,带来了更优秀的HDR成像。

其次是双长焦镜头以及“完全体”的100倍变焦。S21 Ultra的双长焦分别是一枚70mm焦距1000万像素镜头和一枚240mm焦距1000万像素镜头,可提供3倍和10倍光学变焦,双镜头协作对焦加上新增的长焦防抖和AI增强画质功能,变焦更为顺滑,也极大地弥补S20 Ultra超长焦画面抖、糊成一团的缺陷。

超广角镜头是索尼IMX563传感器,1200万像素,120°视角,采用支持双核对焦、夜景模式,实际成像色彩还原准,边缘畸变不太严重,用来拍宏大的场景效果还不错,非要说缺点的话,就是与前代的超广角镜头相比几乎0提升。 

三星手机近几年在充电上都比较保守,在安卓阵营中完全没有优势。S21系列依然是有线25W+无线15W+4.5W无线反向的最大充电规格,电池容量提升也不大,只有S21+的多了300mAh,S21的保持在4000mAh,S21 Ultra的还是5000mAh。

充电测试中,S21 Ultra从0%开始10分钟充到20%,半小时充到55%,充满需要71分钟,表现一般。续航倒是有些出乎意料,重度使用3小时还剩67%的电,毕竟有骁龙888、2K、120Hz三个耗电“大户”,这样的成绩已属不错,轻度使用一天一充没有问题。

S21系列只有S21随机附赠充电器,其余型号在发售初期有赠送活动,之后都不再附赠。

iQOO 9 Pro 中国

iQOO 9系列定位高端旗舰产品,分为标准版和Pro版两款机型。相比iQOO 9,Pro版配置更全面,共有三种内存版本可供选择,起售价4999元。

iQOO 9 Pro正面采用居中挖孔曲面屏方案,矩形后摄模组位于背面正上方,除了祖传“云阶”式设计外,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硕大的黑色玻璃,后置三摄呈L状排列在其左侧,形似vivo X70Pro+,非常有辨识度。

这款手机的后盖使用了素皮、AG磨砂玻璃和芳纶纤维三种材质,素皮纹理细腻,触感柔软,玻璃材质则更硬朗,耐磨性好,而所谓的“芳纶纤维材质”,本质上也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手感与素皮相似,但是更轻薄,韧性好。另外,三种材质对应的颜色分别为燃擎、传奇和赛道,其中燃擎的橙色背景与碳纤维纹理融合十分亮眼。

手感方面,燃擎、传奇、赛道三款的重量分别为203.9g、209.98g和203.6g,握持有些坠手感,但好在整机重量分布均匀,不会头重脚轻,不过由于机身尺寸较大,单手操作稍有难度。 

其他配置上,iQOO 9 Pro堆料很足,NFC、红外传感器、X轴线性马达、双扬声器等均未缺席。9 Pro延用了iQOO 8 Pro的超声波广域指纹识别技术,识别区域面积为578mm²,比其他旗舰机型大了10%左右,可轻松实现盲操作,湿手解锁更是不在话下,同时还支持快捷扩展功能,例如锁屏状态下一键打开付款码等。

屏幕方面,iQOO 9 Pro也是下足功夫,此次搭载了一块三星E5材质AMOLED曲面屏,分辨率为3200×1440(2K),支持100% DCI-P3广色域覆盖、10bit色彩深度和120Hz刷新率。该屏幕ppi为518,画面显示清晰,字体锐利,而且最高亮度达到了1500nit,在强光下也能轻松看清。

值得一提的是,这块屏幕加入了LTPO自适应刷新率技术,调节范围在1-120Hz之间,不同场景下能自动调节屏幕刷新率,不过实际体验依然没有iPhone的ProMotion丝滑,切换时仍有不少割裂感,部分场景刷新率不准确,并且适配的软件有限。

性能方面,iQOO 9 Pro使用了骁龙8 Gen 1+UFS3.1和满血版LPDDR 5的旗舰组合。骁龙8 Gen 1 拥有3颗A710中核和4颗A510小核,以及1颗Cortex-X2大核,在Geekbench5中单核分数1240,多核3850分,骁龙888的对应分数为1140/3800,相较而言,8 Gen 1的CPU性能只有微弱提升,实际表现并无差别。

比较有看点的是骁龙8 Gen 1的GPU部分,其采用了Adreno730全新架构,在GFXBench曼哈顿3.1中取得了171的成绩,而骁龙888仅为124,8 Gen 1的GPU性能同比提升42%,性能直逼A15的GPU。

iQOO 9 Pro不仅有性能强悍的处理器,而且全系还都搭载了独显芯片Pro,主要功能是为GPU分担部分算力,通过插帧提高游戏整体帧率,并降低功耗和温度。例如《原神》开启插帧模式后可到达90帧,观感会更加流畅,但是该功能引起的触控延迟问题依旧存在,在枪战类等游戏中建议不开插帧功能。

游戏表现方面,iQOO 9 Pro在高画质120帧《王者荣耀》中,平均帧率119.8帧,机身最高温度40.6℃,全程保持稳定,体验很不错,运行60帧《原神》时,前10分钟几乎满帧运行,随后温度升高帧率在49-55帧之间波动,半小时平均帧率为52.4帧,峰值温度46.1℃,整体性能释放较为保守。

众所周知骁龙8 Gen 1有高功耗、发热大等问题,因此iQOO 9 Pro在散热方面堆料不少。官方宣传的“叠瀑VC立体散热系统”,其实是由3926mm²的VC均热板和大量石墨材料堆叠而成。实际体验中,iQOO 9 Pro平均温度可比小米12Pro降幅3-4℃左右,但面对《原神》时还是有些烫手。

影像系统是iQOO 9 Pro的主要卖点之一,首发了三星GN5传感器。这颗传感器拥有5000万像素、1/1.57英寸大底,白天成像自然真实,细节丰富,观感很舒服,夜间拍摄进光量充足,暗部噪点不明显,而且主摄还融入了微云台,在拍摄、视频录制时能带来不错的防抖体验。

iQOO 9 Pro的150°超广角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该镜头采用三星JN1传感器,视角可达150°,系统还提供了“鱼眼、水晶球、小行星、梦游仙境”4种模式,虽然解析力有限,但可玩性很高,2.5倍长焦则使用了iQOO 8 Pro同款的60mm焦距镜头,不过iQOO 9 Pro优化了算法,拍摄画面更清晰,主次分离到位,而8 Pro有较强的涂抹感,背景虚化效果也不理想,虽然提升不大,但也聊胜于无。

充电方面,iQOO 9 Pro配备了120W有线闪充和50W无线快充,其附赠的氮化镓充电器体积比上代缩小了30%左右,充电速度也丝毫未减,从0电量开始5分钟可充入37%,18分钟后电量显示100%,50W无线充满仅需42分钟,充电速度已经是顶级水准。

iQOO 9 Pro不仅有一流的充电速度,还内置了4700mAh大电池,开启2K+120Hz后,观看30分钟视频掉电5%,一小时HDR高清画质+90帧《和平精英》耗电19%,重度使用的话还得一天两充,续航能力一般。

荣耀Magic4 Pro 中国

Magic3系列发布仅隔半年,荣耀就先行发布了Magic4系列海外版,并在1个月后推出了国行版。Magic4系列共有标准版、Pro版和至臻版三款机型,其中Pro版定位影像旗舰,起售价5499元。

Magic4 Pro正面外观变化较大,由上代的瀑布屏改为了四曲面屏,两侧弧度变小,可看到细微的黑边,视觉冲击力减弱,但Magic4 Pro上下边框更窄,左上角的药丸挖孔也更细,显得更精致。

背面部分,Magic4 Pro延续了上代的设计语言,摄像模组依旧采用高辨识度的居中同心圆设计,去掉了四周廉价的塑料包条,换为更高级的阶梯式金属切边,后盖有五种配色可选,亮黑、釉白、瓷青、流金均为亮面玻璃材质,只有Pro版独占配色“燃橙”是素皮材质。

无论是玻璃版还是素皮版,Magic4 Pro后盖与金属中框的衔接都很顺滑,握持感舒适,微曲的屏幕边缘在滑动时也没有割手感,但和同价位大部分机型一样,Magic4 Pro的重量也突破了200g大关,玻璃版重215g,素皮版209g,长时间使用容易手酸,加之国行版没有超声波指纹解锁,短焦指纹位置过低,单手解锁时非常别扭。

虽然Magic4 Pro国行版少了超声波指纹,但好在其配备了3D深感镜头,支持支付级安全的3D人脸解锁,在全黑环境或戴口罩情况下都能精准识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短焦指纹解锁不便的缺点。

其他配置方面,Magic4 Pro配备NFC、红外、双扬声器,支持IP68防尘防水,还搭载了智慧隐私通话功能,漏音控制明显优于其他手机,该功能仅在60%音量内生效,原理是将通话声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声音由靠近人耳的屏幕发声单元播放,以此来聚拢声波能量,防止声音外漏,中低频部分则由顶部扬声器单元进行补偿,保证使用者在较小音量下也能听到清晰的通话内容。

Magic4 Pro采用一块6.81英寸的FHD+(2848*1312)OLED屏,由京东方供应,支持120Hz刷新率,采用类钻石排列,像素折损比Magic3 Pro的Delta屏更少,显示精细度更高,字体边缘平滑,亮度不够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全局最高亮度1018nit,户外强光下能轻松看清屏幕内容。可惜这块屏幕在垂直视角下轻微发绿,曲面屏绿边的通病依旧存在。

Magic4 Pro屏幕在支持1920Hz高频PWM调光的同时实现了LTPO 1-120Hz自适应刷新率调节,开启后京东、微博等信息流APP主要以10-90Hz呈现,只有设置、电话等系统应用以120Hz运行,在省电与流畅间保持平衡,不过碍于适配问题,不少APP会锁定在60Hz,使用起来割裂感明显。

性能方面,Magic4 Pro采用骁龙8 Gen 1+UFS3.1+LPDDR5的旗舰机常见组合。骁龙8 Gen 1采用三星4nm工艺,CPU由1个3.0GHz的Cortex-X2、3个2.5GHz的A710和4个1.8GHz的A510组成,Geekbench5单核分数1210,多核分数3300,对比上代骁龙888+的单核1150、多核3600来看,8 Gen 1只在单核性能上有小幅提升。

骁龙8 Gen 1 CPU性能提升有限,但GPU部分进步明显,其采用Adreno 730,在GFXBench测试中,曼哈顿3.1帧率为171,阿兹特克(High)帧率为47,GPU性能比骁龙888+提升约60%,跑分直追iPhone13的A15处理器。

骁龙8 Gen 1跑分出色,但一到实际游戏中就暴露出功耗高、发热大的弊病,Magic4 Pro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在机身温度超过48℃时就会降频,整体调度偏保守。在高负载的60帧高画质《原神》中,Magic4 Pro半小时平均帧率52帧,战斗场景帧率波动比较明显,但基本维持在40帧以上,游戏后机身最高温度44℃,在8 Gen 1机型中不算烫,但游戏在进行到七、八分钟时渲染精度会有所下降,属于牺牲画质来保证帧率和温控的一类。

值得一提的是,Magic4 Pro搭载了iQOO9 Pro同款的Pixelworks X5 Plus独显芯片,支持游戏插帧功能,开启后《原神》帧率会锁到45帧,再通过芯片插帧到90帧,此模式下游戏帧率更加稳定,半小时游戏中几乎无明显波动,但插帧延迟的问题在Magic4 Pro上同样存在,玩操作精度要求较高的游戏时不建议开启。

影像是Magic4 Pro的主打卖点,其主摄采用5000万像素的索尼IMX766传感器,拥有1/1.56英寸的感光元件,白天成像解析力强,整体色彩鲜亮,放大后中心有轻微锐化痕迹,普通模式下画面经过裁切,取景范围略小,胜在边缘画质清晰。拍摄明暗反差较大的夜景时,Magic4 Pro的高光压制、暗部细节都表现出色,但由于主摄未搭载光学防抖,拍摄昏暗场景比较困难,不但容易拍糊,细节部分也经不起放大。

Magic4 Pro的超广角镜头像素为5000万,等效焦距13mm,这枚镜头的成像风格和主摄统一,白天成片画面中心同样有锐化现象,加上视野较广,边角画质难免下降,暗光环境下同样很难拍好,成像亮度比主摄低很多,不过边缘畸变控制得很好。

相比主摄和超广角,Magic4 Pro潜望式长焦的表现更亮眼,在同期旗舰纷纷取消潜望式长焦的情况下,Magic4 Pro不但将其保留,还做得很出彩。这枚镜头采用主摄级的6400万像素豪威OV64B传感器,支持3.5倍光学变焦和光学防抖,对焦速度快,拍摄远方物体时解析力更强,镜头也更稳。此外,拍摄界面还提供10倍数码变焦,得益于融合算法,其在拍摄简单场景时甚至不输三星S22 Ultra的10倍光学变焦,但在繁杂场景下解析力差距还是很明显。

续航方面,Magic4 Pro电池容量为4600mAh,开启LTPO自适应刷新率的情况下,看视频1小时耗电13%,玩《原神》1小时耗电22%,表现平平,重度游戏党一天至少需要两充,好在Magic4 Pro升级了100W有线充电,15分钟可从0%充到60%,完全充满仅需32分钟,一改前代66W充电慢的缺点。另外,Magic4 Pro国行版默认是50W无线充电,但可在设置中开启“无线快充极速模式”,来实现海外版100W无线快充的效果。

小米11 Ultra 中国

小米11 Ultra是小米11系列最高端的机型,其配置与11 Pro大致相同,主要提升影像系统,最低配8GB+256GB售价5999元,12GB+256GB售价6499元,最高配12GB+512GB售价6999元。

小米11 Ultra正面和小米11一样是左上挖孔微曲面屏,背面提供纯白、纯黑和大理石纹三种配色,均为陶瓷材质,触感比小米11的玻璃/素皮更柔润。大理石纹配色尤其如此,虽说也是人工仿制,但是做工细致、惟妙惟肖。陶瓷材质的优点在于出色的观感和触感,缺点是容易沾染指纹,也非常不耐摔。

在足料的硬件和陶瓷后盖加持下,小米11 Ultra重量达到234g,比小米前“重量冠军”10 Ultra重了12.2g,带壳贴膜后直接上半斤,长时间使用手腕很容易酸。万幸的是,厚度没有随重量增加,8.38mm介于小米11玻璃版本和素皮版本之间,配合微曲屏、中框和后盖平滑的过渡,手感还算不错。

小米11 Ultra的厚度较为克制,但是后摄模组体积巨大,突出后盖3.62mm。这相当于两枚一元硬币叠起来的厚度,高得有些过分,甚至可以挂在一些物体边缘,日常放在桌子上难免会有磨损。如果非要挑个“优点”,使用的时候食指可以自然地顶着模组,为小拇指分担一部分支撑手机的重量。

小米11 Ultra的后摄由两枚大底主摄和一枚潜望式长焦组成,本身已经占据很大空间,使得整个摄像模组覆盖了背板近三分之一的空间,面积较小米11 Pro乃至其他旗舰手机大了不止一倍,先不说设计美感问题,辨识度肯定极高。摄像模组右边还有一大块空余,为了视觉平衡并充分利用空间,小米在此处加入了一块背屏。

这块背屏使用的是小米手环5同款屏幕,功能和魅族Pro 7“画屏”如出一辙,可用于显示通知、简单操作、个性自定义,还能配合后摄取景自拍,玩法比较丰富。除了小之外,跟普通手机屏幕没什么区别,甚至可以打开《王者荣耀》,趣味性十足。

其他配置方面,Ultra是小米每年秀肌肉的堆料产品线,X轴线性马达、哈曼卡顿双扬声器、NFC、增强版WiFi6、三频GPS、以及红外遥控均未缺席。另外,这次终于支持了IP68防尘防水,补齐旗舰定位的一块拼图。唯一的遗憾是仍然使用被诟病已久的USB2.0,连接电脑上做数据传输非常慢。

小米11 Ultra采用一块6.81英寸三星E4材质WQHD+ AMOLED 柔性屏,参数与小米11的屏幕几乎一致,唯一升级点在于杜比视界认证,在播放杜比视界片源时能较完美地还原亮部、暗部的色彩和细节。可惜的是,这类片源现在非常少,真正普及遥遥无期,实际优势并不大。除此之外,120Hz、10bit色深、0.38JNCD低色差、HDR10+、康宁第七代大猩猩玻璃等优势均有保留,除了曲面屏的故有问题以外,仍然是一块没有明显短板的好屏。

性能配置方面,小米11 Ultra采用骁龙888、满血LPDDR5和UFS3.1的组合。相较于骁龙865,骁龙888是全方面的提升,其采用一颗Cortex-X1+三颗A78+四颗A55的架构,综合性能提升了25%,其中X1超大核贡献了23%的单核性能提升,在Geekbench5中单核分数为1114,多核分数3527,仅次于苹果A14处理器,在安卓阵营属于顶尖水平。

GPU Adreno 660提升同样可观,与骁龙865的GPU Adreno 650相比,它的图像渲染性能提升35%,能效提升20%,在GFXBench中曼哈顿3.1场景帧数达到117,阿兹特克废墟Vulkan 1080p/常规离屏帧率则为81,搭载骁龙865的小米10这两项成绩只有86和53,888的提升非常大。

游戏实战中,小米11Ultra《和平精英》极限画质+高清HDR平均帧率59.8,波动0.8帧,基本满帧运行;《崩坏3》最高画质平均帧率53,波动13.4帧;《原神》最高画质平均帧率58.4,波动14.2帧,均高于同期旗舰机型魅族18、一加9 Pro,与小米11一样选择了充分释放性能的调度策略。

在流畅运行手游的同时,小米11 Ultra暴露出更多的发热问题。在所有手游最高画质的情况下,《和平精英》机身最高温度44.1℃,《崩坏》为43.4℃,《原神》为45.8摄氏度,没有与同期旗舰机型拉开差距,和小米11只有不到1℃之差。官方宣称小米11 Ultra使用了新型相变导热材料,它实际上由相变硅脂与VC均热板组合而成,并没有多么创新,老机型索尼Z5、荣耀Note 10就使用过类似技术,显然它对散热助益不大,更多是营销噱头。

影像系统是小米11 Ultra的主打卖点,硬件规格比不少同期竞品更高,算法也有所提升。主摄首发了三星5000万像素的S5KGN2 CMOS,亮点在于其感光元件达到了1/1.2英寸,已接近卡片机水平,小米调校也将大底的优势发挥了出来。在白天场景下,其成像细节十分丰富,虚化效果自然,色彩也没什么问题,综合表现可列为第一梯队。

小米11 Ultra新搭载了“夜枭”算法,听着很高级,本质上就是常见的多帧合成技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米夜景的传统劣势,成像高光压制和暗处细节平衡得很不错,极暗条件下也能拍清楚被摄物,成像已经能与iPhone 12 Pro Max、三星S21 Ultra打个来回。缺点在于该算法稳定性低,有的成像偏色很明显,蓝色拍成了绿色,还不能手动开启,需要依靠软件自动识别,偶尔会不触发,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两枚副摄是超广角和长焦的主流组合,均为索尼IMX586传感器,这是2019年主流旗舰机型主摄使用的传感器,使用在小米11 Ultra的副摄上,足见其堆料的诚意。超广角镜头焦段12mm,取景范围比较广,成像细节丰富,放大后涂抹感不强。缺点在于白天场景暗处有些过暗。

长焦是10 Ultra同款,5倍光学变焦、120倍数码变焦、光学防抖等特性完全一致,主要优势仍是解析力,在长焦镜头中属于一流水准。

小米11 Ultra的三枚后摄均支持8K/24帧视频录制,号称“电影级相机”,录制时三枚摄像头同时开启,拍摄与变焦可同时进行。缺点是24帧流畅度不够,切换时画面放大缩小很生硬,超级防抖和变焦只能二选一,现在的8K视频录制只能说是beta版。另外,影像系统还支持类似iPhone12系列的双机位取景,连接另一台小米11 Ultra(或Pro)即可操作。

总体来说,小米11 Ultra的影像系统提升不小,夜景表现更是突破自己的上限。遗憾的是体验仍然欠佳,有用户反馈其对焦不准,会出现拉风箱的情况,还会遇上切换镜头时对不上焦的bug。另外还有拍完照片处理速度慢,点击进入相册没有新拍照片,偶尔直接卡死的情况,这些都是MIUI的老问题,有待软件进一步完善。

小米11 Ultra配备5000mAh硅氧负极单电芯电池,这种电池理论上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满电状态下刷微博、玩手游、看网络视频交替5小时后剩余24%的电量。如果平时只是看视频、刷微博,亮屏时间在6.5小时以内,能勉强做到一天一充。该续航表现不仅超过一众2K+120Hz+骁龙888配置的手机,还超过了往年一些骁龙865机型。

充电方面,小米11 Ultra有线充电功率达到67W,从0%充到100 %需要37分钟。作为对比,OPPO Find X3 Pro搭载65W闪充,电池容量为4500mAh,充满需要35分钟,区别不大,但后者是双电芯,而小米11 Ultra为单电芯。无线充电功率也是67W,与有线充电的速度已经没什么差别,需要另外购买官方80W无线充电底座搭配使用。

vivo X Note 中国

X Note是vivo与蔡司联名推出的超大屏旗舰机型,该机型在vivo X70 Pro+的基础上换芯升级,主要面向喜爱大屏手机的用户,共有8GB+256GB、12GB+256GB、12GB+512GB三种内存规格,起售价5999元。

X Note正面是一块7英寸居中挖孔微曲面屏,背部硕大的矩形镜面玻璃中嵌套了圆形后摄模组,镜面玻璃右上方印有蔡司ZEISS字样,后盖有璨夜黑、晴山蓝、大地灰三种配色,其中璨夜黑为AG磨砂玻璃材质,晴山蓝和大地灰是素皮材质,其背部两侧有类似皮革缝合线设计,整体简约耐看,辨识度很高。

素皮材质的手机通常有重量轻、防指纹、耐摔等优点,但由于X Note机身尺寸较大,素皮版重量来到了216g,握持时会有坠手感,AG玻璃版更是达到了221g,加上手机壳和贴膜便超过半斤,单手握持会比较困难,日常使用时建议双手操作。

其他配置方面,X Note在金属边框左侧增加了实体静音键,一键静音很方便,此外IP68防水防尘、红外遥控、NFC和超声波指纹识别等均有配备,其中超声波指纹识别面积广速度快,支持自定义快捷扩展功能,例如锁屏时一键打开健康码等。

vivo在X Note的屏幕上下了不少功夫,其采用三星E5材质AMOLED柔性屏,分辨率为3080*1440(2K),支持原生10亿色显示,该屏幕像素密度486ppi,字体显示清晰锐利,屏幕手动最高亮度525nit,强光下激发亮度为1500nit,户外追剧聊天、看文件等都毫无压力,需要注意的是E5材质屏幕可视角度不如E4屏,侧视时会有偏色情况。

X Note屏幕各方面参数出色,同时还支持LTPO 3.0自适应刷新率,可在1-120Hz之间智能切换刷新率,LTPO 3.0在2.0版本的基础上新增了24Hz和40Hz两个档位,在不同场景中刷新率适配更准确,不过目前适配的软件不多,部分应用会锁60Hz,体验大打折扣,使用时建议开启全局120Hz。

性能配置上,X Note使用骁龙8 Gen 1、满血版LPDDR5和UFS3.1。骁龙8 Gen 1采用三星4nm制程,其拥有1颗Cortex-X2大核、3颗A710中核和4颗A510小核,在GFXbench5中多核分数3806,单核分数1242,与骁龙888的3725和1135相比提升微弱。

GPU部分骁龙8 Gen 1采用Adreno730架构,在3D Mark Wildlife测试中取得了10255的成绩,GFXbench曼哈顿3.1离屏帧率为171,阿兹特克离屏帧率是47,对比骁龙888提升42%左右,性能在安卓阵营中属于第一梯队。

具体到游戏实战表现,X Note运行120帧极限画质《王者荣耀》平均帧率118.1帧,功耗4.64W,机身最高温度40.7℃,全程无明显波动,而运行60帧高画质《原神》时平均帧率41.9帧,游戏过程中频繁掉帧卡顿,体验一般,其功耗为4.71W,游戏后机身最高温度也控制在41.3℃,属于保温控的调度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X Note搭载了独立ISP芯片V1,该芯片支持插帧功能,可以通过插帧提高游戏帧率,例如60帧《原神》开启插帧功能后可将帧率提升至90帧,只是X Note性能释放比较保守,游戏出现锁帧后插帧功能会强制关闭,游戏体验不如同样拥有插帧功能的iQOO 9系列。

影像系统方面,X Note采用后置四摄方案,分别为5000万像素三星GN1主摄、4800万像素IMX598超广角镜头、1200万像素IMX663人像镜头以及一枚800万像素5倍潜望式长焦镜头,硬件配置与X70 Pro+基本相同,另外在V1芯片的加持下X Note支持8K/30帧和4K/60帧视频录像,遗憾的是超广角镜头不支持微云台防抖,拍摄视频时防抖效果稍差。

X Note主摄白天成像色调风格跟X70 Pro+相似,镜头覆盖的蔡司T*镀膜能有效控制炫光和“鬼影”问题,缺点是样片饱和度较高,明暗反差对比不够强烈,夜间拍摄时暗部细节丰富,画面纯净明亮,很适合用来拍夜景,但高光压制能力较弱,光线复杂的场景下容易过曝。

超广角镜头白天成像色彩还原真实,白平衡准确,画面没有明显畸变,夜间场景拍摄明亮自然,高光压制较好,拍摄路灯广告牌时不会过曝,不过超广角镜头手持夜景拍摄不稳定,抓拍时画面容易模糊。

vivo比较拿手的是人像部分,X Note支持人脸超清、美颜算法叠加和多人美颜功能,其抠像准确,主次分离到位,基本上拍完就能发朋友圈,另外还提供了多种蔡司滤镜,人像拍摄玩法更丰富。剩下的一枚5倍潜望式长焦镜头表现一般,画面放大后锐化过度,暗光环境下噪点稍多。

充电续航方面,X Note配备5000mAh双电芯电池,搭配80W有线+50W无线充电组合,2K+全局120Hz条件下看1小时短视频耗电8%,玩1小时《和平精英》耗电18%,平均亮屏时长为7.5小时左右,一天一充就能满足日常使用,手机在完全没电关机时有线充电完全充满要50分钟左右。

OPPO Find X5 Pro&天玑版 中国

OPPO Find X5 Pro可分为骁龙版和天玑版,两个版本在影像系统和处理器上有所区分,其他配置几乎一样,其中骁龙版与哈苏联名的同时,还搭载了OPPO自研NPU芯片MariSilicon X,影像方面颇有亮点,提供了8GB+256GB、12GB+256GB以及12GB+512GB三种规格,起售价5999元,而天玑版仅有12GB+256GB可选,售价5799元。

Find X5 Pro延续了Find X3系列的设计语言,其正面为左上挖孔微曲面屏,背部后摄模组居于左上方,骁龙版主摄和广角镜头之间点缀了MariSilicon字样,后盖有水蓝、黑釉、白瓷三种配色,水蓝是素皮材质,其余两种均是一体化陶瓷,后盖右下方印有OPPO和哈苏的Logo,而天玑版只有黑釉和白瓷配色,背部没有MariSilicon英文以及哈苏Logo,外观上较难分辨出两个版本的不同。

陶瓷后盖触感光滑温润,但也会增加手机重量,Find X5 Pro陶瓷款整机重218g,天玑版重量一致,握持时有明显坠手感,且容易沾指纹,黑釉配色尤其明显,素皮款重量约195g左右,其背板磨砂颗粒细腻,手感舒适不沾指纹,还比陶瓷材质更耐摔。

其他配置上,OPPO Find X5 Pro堆料很足,NFC、X轴线性马达、立体双扬声器、UFS3.1、IP68级防水防尘等均未缺席,屏下指纹识别区域位置合理,遗憾的是Find X5 Pro仍不支持红外遥控功能。

屏幕方面,Find X5 Pro采用一块6.7英寸三星QHD+(3216*1440)AMDOLED 柔性屏,支持LTPO 120Hz自适应刷新率,适配了大部分主流应用,B站等视频APP的信息流界面能达到120Hz,使用时无明显割裂感,同时该屏幕还支持10.7亿色以及100% DCI-P3色域,全局最高亮度800nit,强光下也能轻松看清屏幕,ppi值达到了526,字体清晰锐利,这块屏幕整体素质较高,但在实际显示中色彩有些浓郁,会有偏红情况。

Find X5 Pro两个版本分别使用不同的SoC,骁龙版搭载8 Gen 1,其采用三星4nm制造工艺,CPU部分为一个3.0GHz的Cortex-X2大核、三个2.5GHz的A710中核和四个1.8GHz的A510小核,在Geekbench5测试中单核得分1240,多核3600,8 Gen 1虽是骁龙888的换代型号,但CPU性能提升不大,实际表现并无差别。

天玑版使用了台积电4nm工艺的天玑9000 处理器,CPU核心包括1个3.05GHz的Cortex-X2大核、三个2.85GHz的A710中核和四个1.8GHz的A510小核,相比骁龙8 Gen 1提高了大核及中核频率,在Geekbench5测试中单核分数为1300,多核4250,天玑9000单核性能比骁龙8 Gen 1提升5%左右,多核提升了18%,多任务场景下天玑9000表现更佳。

GPU部分,骁龙8 Gen 1采用Adreno 730,在GFXBench5测试中,阿兹特克OpenGL 1440p离屏帧率为43,曼哈顿3.1帧率171,平均功耗11.2W,而天玑9000采用Mail-G710 MC10,阿兹特克OpenGL 1440p离屏帧率是43,曼哈顿3.1帧率为157,平均功耗8.9W,骁龙8 Gen 1的GPU性能略胜一筹,但功耗表现还是天玑9000更好。

游戏实战环节,在60帧高画质《原神》下,Find X5 Pro骁龙版平均帧率43.3帧,最高温度45.7℃,游戏前5分钟帧率出现几次波动,后续稳定在43帧左右,平均功耗5.02W,在面对90帧极限画质的《和平精英》时,平均帧率为82.3帧,平均功耗4.58W,最高温度41.9℃,帧率表现一般,温度控制较好,性能调度偏保守。

Find X5 Pro天玑版运行60帧高画质《原神》时,平均帧率52.9,峰值温度46.7℃,游戏前10分钟可稳定在60帧,后续温度升高掉至47帧左右,功耗来到了5.5W,而90帧率极限画质的《和平精英》平均帧率有89.5帧,平均功耗4.02W,机身最高温度43.1℃,全程保持稳定,帧率表现亮眼,Find X5 Pro天玑版的性能释放激进,游戏体验比侧重温控的骁龙版更好,但玩高负载游戏时功耗略高一些。

影像系统是Find X5 Pro的主要卖点,Find X5 Pro两个版本主摄均使用5000万像素索尼IMX766传感器,支持OIS光学防抖,拥有1/1.56英寸感光元件,骁龙版增加了类似iPhone Sensor-shift的传感器防抖技术,拍摄视频的防抖表现与iPhone 13Pro接近,剧烈运动时Find X5 Pro骁龙版画面更稳定,iPhone 13Pro画面抖动更真实,天玑版由于天玑9000芯片发布较晚,调教时间不足,取消了传感器防抖技术,拍摄视频时会有明显抖动。

主摄拍照方面,骁龙版在光线复杂的室内画面曝光准确,只是暗部亮度欠缺,夜景中拍摄画面纯净,进光量充足,暗光成片亮度很高,表现令人满意,而天玑版白天成像色彩浓郁,但其在硬件、算法优化等方面仍有不足,拍摄高亮物体时容易过曝,在夜间场景下画面偏暗,暗部噪点明显,照片质量逊色不少,喜欢拍照的用户建议选择骁龙版。

超广角部分Find X5 Pro使用与主摄相同的IMX766传感器,骁龙版白天成像细节丰富,色彩还原真实,边缘无明显畸变,弱光环境下画面亮度比上代Find X3 Pro提升明显,用来拍夜景效果不错,不过高光压制能力不足,有过曝情况,天玑版超广角成像效果与骁龙版接近,只是边缘有些模糊。2倍长焦镜头部分两个版本表现都一般,画面经过AI锐化处理,细节有所保留,但远距离成像质量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OPPO联合哈苏推出了一加10Pro同款“哈苏自然色彩2.0”,多种风格滤镜下成片色彩出众,很讨好眼球,此外Find X5 Pro骁龙版还有哈苏慢拍系列X Pen相机,其拥有黑白、彩色两种胶片风格以及65:24宽画幅,能将画面拍出电影感,可玩性很高,不过这个模式需要具备一定构图技巧才能拍出好看的影片,对摄影小白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除了与哈苏合作外,Find X5 Pro骁龙版还搭载了OPPO自研NPU芯片MariSilicon X,该NPU采用台积电6nm制造工艺,其内部集成MariLumi图像处理单元和MariNeuro AI计算单元,最大可提供18TOPS有效算力,且支持4K30帧的HDR AI夜景视频、20 bit RAW计算,影像处理时能减少数据损耗,提升图像质量,不可否认这枚NPU芯片算力很强,但前期优化不足,实际体验提升并不明显。

Find X5 Pro配备5000mAh双电芯电池,电池容量相比Find X3 Pro多了500mAh,在开启2K+120Hz刷新率情况下,骁龙版观看1小时视频耗电7%,日常使用亮屏时长6.7小时左右,天玑版一小时视频掉电5%,亮屏时长约7.5小时,这两个版本一天一充都能满足使用需求,天玑版的平均续航时间相比骁龙版多出40分钟左右,表现更好。

充电方面,Find X5 Pro配备了80W有线快充,从0%电量充至100%耗时36分钟,相同条件下天玑版35分钟可充至100%,充电速度相比上代的65W提升不大,没有升级到120W比较可惜,好在50W无线充电没有缺席,47分钟就能充满这块电池。

小米12 Pro 中国

小米12系列采用大小搭配的组合,“大杯”的12 Pro拥有更大屏幕和更强的影像系统,整体性能和质感相比上一代也都有明显的提升,其中8GB+128GB版本和12GB+256GB版本的起售价分别为4699元和5399元。

小米12 Pro的外形相比上一代变化较大,正面为6.73英寸的中置挖孔曲屏,没有延续小米11 Pro的四曲面设计,观感更加和谐,镜头模组也重新设计,后置三摄采用非对称竖直排列,被直线分割在金属盖板上,排列更加紧凑,质感提升明显,下方是高亮的小米LOGO,整体风格简洁耐看。

在色彩的选择上,小米12 Pro也更加沉稳精致,共有黑、蓝、紫和绿四种颜色,其中黑色版本深邃纯粹,蓝色版本的颜色较浅,比较接近iPhone13 Pro系列的远峰蓝,紫色版本的表面有一层光斑效果,更显华丽,绿色版本则为素皮材质,颜色相对温暖柔和。

在屏幕尺寸略小于上一代情况下,12 Pro的宽度依旧为74.6mm,单手握持比较吃力,重量也有205g,整机算不上轻薄,不过金属中框与前后面板间的过渡十分顺滑,几乎感受不到缝隙的存在,再加上大颗粒的磨砂玻璃后盖,触感丝滑,不沾指纹,整体手感不错。需要注意的是,素皮版本的触感更柔软,但是机身更厚,背部的耐磨性不及玻璃,也更容易弄脏,维护成本较高。

自小米10系列以来,好音质就成为了小米数字系列的一个标签,12 Pro采用哈曼卡顿调音的立体声四单元扬声器,手机的上下两侧各有一个低频加一个高频单元,声音的分离度和低频表现都很优秀,大音量下也不会出现破音的现象。但是,由于扬声器分别位于手机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导致双手横握时总会遮挡住其中一侧,影响发声效果。

其他配置方面,小米12 Pro配备全功能NFC、红外遥控、无线充电、超薄屏下指纹和X轴线性马达,基础功能没有缺失,可惜不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在泳池、浴室等环境下使用需要小心。

小米12 Pro屏幕规格比12的更高,是一块三星E5材质的LTPO 柔性AMOLED屏幕,分辨率为3200×1440(QHD+),画面清晰,字体显示锐利。这块屏幕的色彩表现也很出色,平均△E≈0.4,支持HDR10+和杜比视界,并获得了15个Display Mate项目的A+评级。亮度也是评价一块屏幕好坏的重要参数,这块屏幕手动最高亮度可达900nit,激发亮度能达到1500nit,观看HDR视频时,效果更佳,在阳光下也能清楚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2 Pro的屏幕还支持自适应刷新率,调节范围为1Hz~120Hz,共有六档,能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节,但实际体验比iPhone的ProMotion仍有一定差距,小米的这套方案档位数量更少,切换刷新率时割裂感比较明显,逻辑也比较混乱,部分场景下的刷新率设置不合理,例如在锁屏状态下,会维持120Hz的刷新率,与省电的初衷背道而驰,并且适配的也多为系统自带软件,第三方软件的适配仍需完善。

小米12 Pro使用了骁龙8Gen1+UFS3.1+LPDDR5的性能组合,其中骁龙8Gen1是骁龙888的迭代型号,使用三星4nm工艺制造,其CPU核心分别为一个3.0GHz的Cortex-X2大核,三个2.5GHz的A710中核和四个1.8GHz的A510小核。在Geekbench5测试中CPU单核得分1225,多核得分3750,相比骁龙888的单核性能提升有限,多核提升不到15%,表现一般。

骁龙8Gen1的升级重点在于GPU Adreno730,在GFXBench测试中,阿兹特克(normal)帧率为115,阿兹特克(high)帧率为42,相比骁龙888的GPU有接近50%的提升,而在3DMark Wildlife测试中获得了接近9800分的成绩,相比上代更是有约80%的性能提升,峰值性能已经超越A14,并且接近四核版A15的GPU。

在GPU性能表现亮眼的同时,SOC的满载功耗接近11w,略高于骁龙888机型,已经接近部分低压笔记本的功耗了,并且其能耗比也没有改善,不但大幅落后于苹果的A15处理器,而且还不如骁龙888。因此从骁龙888更换到骁龙8Gen1并不会更加省电,同时更高的峰值性能也会带来巨大的发热。

为了平衡性能与发热,小米12 Pro在调教骁龙8Gen1上下足了功夫,使用了2900mm2的大面积VC均热板和各类石墨散热贴,并且设置了多个温度传感器,配合更加细致的系统调度和监测,一旦核心温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降频,使得整机温度不会过高,保证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游戏测试中,《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手游等MOBA类游戏都能在全高画质下满帧运行,半小时游戏后机身温度44℃左右,而负载更高的《和平精英》,在HDR高清60帧模式下,平均帧率也有59.9帧,帧率波动较少,游玩半小时后,手机温度不到40℃,表现出色。

对于压力最大的《原神》,小米12 Pro会默认降低画面分辨率,只有在GPU调节面板中开启性能模式,才能达到最高分辨率。在20分钟的游戏测试中,小米12 Pro不能跑满60帧,平均帧率为50帧左右,中后期发热升温会触发温控程序,限制CPU的核心频率,帧率会在48帧上下呈现周期波动,机身温度也来到48℃,对比小米11 Pro的整体游戏体验要好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 小米12 Pro并未对《原神》的国际服进行单独优化,画质和帧率都没做限制,性能调度更激进,CPU大核几乎全频运行,在前6分钟能60帧稳定运行,即使在发热后也能保持在50帧以上,而代价就是平均功耗高了2w,机身温度也一度超过50℃,相当烫手,夏天建议配合散热背夹使用。

影像方面,小米12 Pro拥有三枚50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主摄是索尼IMX707,传感器面积为1/1.28英寸,小于11 Pro上1/1.12英寸超大底的GN2,感光度和信噪比稍弱一些,但好在支持OIS光学防抖,实际表现不错。白天场景下,小米12 Pro与小米11 Pro之间拉不开差距,曝光准确,色彩还原度高,而在夜间场景中,两者互有胜负,12 Pro的解析力更好,但亮度不及上代,还可能会出现高光压不住的现象。

小米12 Pro取消了上代的5倍长焦镜头,换成了2倍的三星JN1人像镜头,可玩性大打折扣,实际表现也中规中矩,不如长焦手机拍得远,近景画面的亮度和边缘细节也都没有太大优势。这款传感器的底为1/2.76英寸,单个像素只有0.64微米,性能远不及主摄IMX707,甚至还不如一些1200万像素的老CMOS底大,宣传中的三主摄有些言过其实,但是JN1的像素够高,画面精细度不错。

至于同款传感器的超广角镜头,其表现也不尽人意,视角只有115°,画面不够宽广,裁切比较明显,好在画面边缘的畸变控制较好,也没有出现边缘模糊的现象,但是夜景表现就比不上其他主流的旗舰手机了,画面亮度低,噪点也多。

小米这次为了协调好三枚高像素的镜头,也下了不少功夫,三枚镜头的白平衡一致且都支持4K 60帧视频拍摄,切换焦段更为顺滑,画面色彩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在拍摄体验上,12 Pro也有进步,最明显的就是对焦速度增快,可以抓拍快速运动的物体,还支持万物追焦功能,能够锁定焦点,拍摄视频时也不容易出现失焦的现象,同时,得益于骁龙8Gen1的高算力,12 Pro人像模式的边缘虚化更准确,夜景模式的出图速度也显著提高。

充电方面,小米12 Pro搭载了两颗小米自研的澎湃P1充电芯片,可实现单电芯120w的充电功率,仅需20分钟即可将电池完全充满,而且相比同容量下的双电芯电池,体积更小,发热更低。小米12 Pro还支持50W无线充电,完全充满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在高速充电加持下,小米12 Pro的续航也没有拖后腿,电池容量为4600mAh,玩游戏一小时耗电17%、浏览网页半小时耗电6%、看视频半小时耗电6%,轻度使用一天一充也没有问题。

一加10 Pro 中国

一加旗舰手机一年一更新,往年都会选择在第二季度推出新机,10 Pro这一代却选择在开年伊始便早早发布,而且同期只有Pro版本,没有标准版。与上代一加9系列侧重影像能力不同,10 Pro更强调游戏体验,在散热和性能调教上花了不少功夫。

一加10 Pro正面是居左挖孔曲面屏,背面左上方是硕大的矩形镜头模组,一整块光面的陶瓷盖板从左侧中框延伸而出,包裹住整个摄像头模组,内部整齐排列了三颗镜头和一个圆形闪光灯,连接边缘处印有哈苏英文标识“HASSELBLAD”,整个模组造型类似三星S21系列的合页设计,辨识度颇高,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沾染指纹。

手感体验是一加手机的强项,AG磨砂玻璃后盖触感细腻,双曲面设计贴合掌心,但200.5克的机身有分量不轻,再加上镜头模组中用了陶瓷材质,握持时头重脚轻,有明显的坠手感。

其他配置方面,10 Pro延用了一加标志性的三段式按键,改善了前代指纹解锁位置偏低的问题,X轴线性马达、立体双扬声器和USB3.1接口也皆有配备,不过取消了上一代的IP68级别防水防尘,稍显遗憾。

一加10 Pro的屏幕与上代9 Pro完全一样,依旧是三星E4材质AMOLED屏,分辨率为QHD(3216×1440),支持原生10bit色彩和120Hz刷新率,全局最高亮度500nit,局部峰值亮度1300nit,综合实力优秀无短板。

这块屏幕最大的升级是加入了LTPO 2.0可变刷新率技术,支持1-120Hz自适应刷新,能自动匹配最佳刷新率以节省电量,对比搭载同款技术的小米12 Pro,一加10 Pro屏幕刷新率的变化速度明显更快,应用内可切换的档位更多,而且对绝大多数第三方应用都有良好的适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看视频和玩游戏较多的用户,LTPO并不能节省多少电量,但如果使用场景以浏览信息流内容或看电子书居多,屏幕就会在无触控时切换到最低1Hz的刷新率,省电效果显著,作为对比,屏幕素质相近且没有搭载LTPO技术的小米11 Ultra,每5秒滑动一次微博信息流功耗为3.2W,而一加10 Pro是2.58W,降低了近25%。 

性能方面,一加10 Pro搭载骁龙8 Gen 1、LPDDR5和UFS3.1的配置组合。骁龙8 Gen 1处理器采用三星4nm制程工艺,CPU由一颗3GHz X2大核、三颗2.5GHz A71中核和四颗A510小核构成,GeekBench5单核分数1225,多核分数3750,相比骁龙888的GeekBench5单核分数1125和多核分数3600,骁龙8 Gen 1的CPU性能近乎原地踏步。

在GPU方面,骁龙8 Gen 1的进步倒非常明显,其采用Adreno730,GFXBench曼哈顿3.1帧率为171帧,GFXBench5.0阿兹特克(high)帧率为47,性能相较上代Adreno660提高了至少50%,几乎达到了iPhone 13上A15的水平。

GPU性能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功耗和热量,为此一加10 Pro加入了包括VC均热板、石墨片和散热硅胶等众多散热材料,其中VC均热板面积达到3200mm2,比小米12 Pro多了约23%。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体验,一加10 Pro在系统中加入了“HYPERBOOST”技术,作用是稳定游戏帧率,加快游戏操作响应,同时避免机身温度过高,应用高负载游戏作用可发挥明显作用。

在最高画质《原神》中,一加10 Pro半小时平均帧率46.5帧,采用同款处理器的小米12 Pro平均帧率为46.2帧,两者几乎没有差距,不过一加10 Pro的温控更为优秀,最高温43.8℃,比小米12 Pro低了近3℃,游戏后程一加10 Pro处理器有所降频,但没有出现大幅掉帧情况,帧率曲线比小米12 Pro更加平滑。

对于《王者荣耀》等中低负载游戏,一加10 Pro的“HYPERBOOST”技术感知倒不强,运行最高画质90帧《王者荣耀》,平均帧率87帧,最高温40.7℃,《和平精英》HDR高清90帧模式下,平均帧率87.5帧,最高温40.5℃,全程帧率稳定,但同为骁龙8Gen1机型的小米12 Pro和iQOO 9 Pro面对这两款游戏也都能满帧运行,温度均在40℃附近,三款机型表现接近。

拍照方面,一加10 Pro采用4800万像素主摄+5000万像素超广角+800万像素长焦的组合,主摄传感器是上代的索尼IMX789,它拥有1/1.43英寸大底,支持光学防抖,白天拍摄画质依然出色,夜间预览界面基本能做到所见即所得,上代夜景画面偏绿的问题也得到改进。

10 Pro超广角镜头素质与9 Pro相比不升反降,搭载的三星JN1夜间拍摄画质偏低,还取消了微距功能,虽然其视角高达150°,能够拍摄出带鱼眼效果的创意照片,但由于缺失自由曲面镜片,边缘畸变严重。另一颗长焦镜头与上代相同,依旧支持3.3倍光学变焦和光学防抖,除了对焦速度提升之外,没有其他大的变化。

一加10 Pro此次继续与哈苏联名,推出了“哈苏自然色彩2.0”,成片色彩层次比上代更加丰富,饱和度偏高,更加讨好眼球,只是在部分室外场景中会有失真感。此外,10 Pro新增了三种哈苏大师风格滤镜,让小白也可以简单拍出富有质感的照片。

续航方面,一加10 Pro搭载了一块双电芯5000mAh大电池,在插卡连接WiFi,只运行微信、Bilibili和微博的使用条件下,亮屏时间有6小时,较上代9 Pro多了约一个半小时,日常使用可以做到一天一充。充电方面一加10 Pro支持80W有线+50W无线充电,有线充满整块电池用时41分钟,相比之下,电池容量同为5000mAh电池容量的realme GT2 Pro以65W功率充电,完全充满仅用时38分钟,10 Pro所谓80W充电名不副实。

中兴 Axon 40 Ultra 中国

Axon 40 Ultra是中兴第三代真全面屏手机,经过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发展,其前置镜头隐藏效果和屏幕精细度对比Axon 30屏下版有明显提升,此次Axon 40 Ultra共有四种内存规格,起售价4998元。

Axon 40 Ultra使用一块6.8英寸曲面屏,机身两侧边框很窄,正面看跟三星S22 Ultra相似,区别是没有前置挖孔,一体性更好,背面后置三摄竖向排列于左上角的矩形模组中,后盖为AG磨砂玻璃材质,有水墨、敦煌两种配色可选,水墨是纯黑色,敦煌为银白色,整机没有过多装饰,外观素雅沉稳,有着浓厚的商务气息。

Axon 40 Ultra厚约8.41mm,净重204g,机身重量分布均匀,不会头重脚轻,边框与屏幕过渡自然,配合较窄的机身握持舒适,不过Axon 40 Ultra四个边角接近直角形态,单手抓握时会顶到手心,有明显硌手感。

屏幕方面,Axon 40 Ultra搭载一块京东方供应的类钻排OLED柔性屏,分辨率为FHD+(2480×1116),支持120Hz刷新率、DCI-P3广色域,整块屏幕像素密度为400ppi,显示效果细腻,手动亮度600nit,全局激发亮度为800nit,强光下能轻松看清显示内容。

对于真全面屏而言,隐藏前置镜头的同时不影响正常显示至关重要,中兴首发了FDC屏下技术,

该技术与小米MIX4的CUP全面屏技术类似,在像素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小屏下区域像素点、重构电路排布、使用透明导线等方式提高屏幕透光率。此外,Axon 40 Ultra还支持像素一驱一,可独立控制像素点以消除锯齿感,达到清晰的显示效果,不过前置镜头处在低亮度模式或纯白界面中偶尔会出现纵向条纹。

性能配置上,Axon 40 Ultra搭载骁龙8 Gen 1处理器,搭配UFS3.1和满血版LPDDR5组合。骁龙8 Gen 1的CPU部分包含了4颗A510小核、3颗A710中核和1颗Cortex-X2大核,在Geekbench5性能测试中单核分数为1200,多核3535,对比骁龙888的1154/3424仅有微弱提升。

骁龙8 Gen 1有看点的是GPU部分,其采用4nm制程的Adreno730,性能比骁龙888的Adreno660提升了30%左右,8 Gen 1在GFXBench5中阿兹特克(high)离屏帧率为47,曼哈顿3.1帧率171,对比骁龙888的28/124提升约40%,性能已经接近A15芯片,表现十分亮眼。

游戏实战环节,Axon 40 Ultra运行120Hz极限画质《王者荣耀》平均帧率117帧,功耗4.3W,机身最高温度42℃,团战过程帧率有小幅度波动,面对60Hz高画质《原神》时,平均帧率是44帧,功耗5.1W,峰值温度44℃,游戏前10分钟帧率稳定,后续跑图、刷怪等场景均有卡顿掉帧情况,游戏流畅度不佳,性能释放不算激进。 

影像部分,Axon 40 Ultra后置三枚6400万像素镜头,其中主摄和超广角镜头均为索尼IMX787传感器,外加一枚OIS防抖潜望式长焦镜头,硬件堆料扎实。其中主摄支持OIS防抖,采用35mm人文焦段,视野范围小,白天成像饱和度高,抓拍速度快,背景虚化效果不错,适合用来拍人物,夜间拍摄画面干净整洁,只是进光量不足,开启夜景模式后亮度会有提升,颜色柔和更讨喜。

Axon 40 Ultra的超广角镜头采用等效16mm焦段,白天成像风格与主摄接近,色彩浓郁艳丽,很讨好眼球,画面边缘不会有明显畸变,阴天拍出的照片暗部噪点多,在室内灯光复杂的场景中则高光压制力弱,部分强光源会过曝,夜晚拍照解析力好,画面纯净通透,只是亮度较低。

剩下的一枚潜望式长焦最高支持5.7倍光学变焦,该镜头成像画面清晰自然,白平衡准确,成片放大后细节保留到位,日间成像素质好,但晚上拍摄色彩偏红,解析力不高。值得一提的是Axon 40 Ultra三枚后摄镜头均支持8K视频拍摄,拍出的视频白平衡准确,色彩还原真实,但目前仅支持30帧,且视频防抖效果较差,快速移动画面会抖动卡顿。

屏下摄像头手机的前置自拍表现通常依赖其内部算法,Axon 40 Ultra使用一枚1600万像素前置镜头,成像画面比小米MIX4更透亮,对比度更高,但发丝等细节则不如小米MIX4,逆光拍摄时Axon 40 Ultra的眩光控制一般,相机预览框比较模糊,视频通话界面涂抹感强烈,好在人脸解锁和刷脸认证都没有问题,但使用体验依旧不如挖孔或刘海屏手机,对自拍有高要求的用户暂不建议选择屏下摄像头手机。

续航充电方面,Axon 40 Ultra使用5000mAh单电芯电池+80W有线快充组合,在5G网络模式下开启全局120Hz,玩1小时90帧HDR画质《和平精英》耗电17%,观看1小时在线视频耗电10%,平均亮屏6.9小时左右,一天一充能满足使用需求。当手机剩余1%电量时使用80W快充,10分钟充入33%,50分钟就可充满电池,速度在同价位机型里只是中等水平,没有配备120W快充有点遗憾。

vivo X70 Pro+ 中国

继X60系列后,vivo再度推出了影像旗舰X70系列,除了与蔡司的进一步合作外,还推出了自研的影像芯片V1,亮点十足。X70系列由标准版、Pro版和Pro+版组成,定位最高的Pro+有8GB+256GB、12GB+256GB和12GB+512GB三个版本可选,起售价为5499元。

vivo X70 Pro+正面搭载了一块居中挖孔的曲面屏,矩形后摄模组位于左上角,蔡司标志性的小蓝标非常醒目,除了“云阶”这一家族设计外,陶瓷云窗也展现了vivo X70 Pro+作为“超大杯”的独特之处,其仅有装饰作用,减轻了摄像模组过大所带来的突兀感,整体观感上更加协调、平衡,也大大提升了辨识度。

作为旗舰机型,vivo X70 Pro+的做工自然不含糊,至黑配色版后盖采用萤石AG玻璃,观感上为磨砂材质,手感则非常细腻顺滑,旅程、旷野配色则为素皮材质,更加耐磨,质感也比较亲肤,其金属中框也做了磨砂处理,与后盖衔接得恰到好处,使用时不割手。

vivo X70 Pro+厚度为8.89mm,AG玻璃版重213g,素皮版重209g,重量控制在一众旗舰机中算是中规中矩,加之其机身尺寸大,重量分布均匀,没有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握持时有些坠手,但手感并不差。

其它配置方面,NFC、红外遥控、双扬声器、USB3.1、X轴线性马达、IP68防尘防水等在vivo X70 Pro+上均未缺席,料给得很足,唯一遗憾的是其采用了短焦指纹解锁,体验大不如iQOO8 Pro的超声波指纹解锁,解锁成功率和识别区域范围逊色不少。

vivo在X70 Pro+的屏幕上也下足了功夫,采用IQOO8 Pro同款屏幕——6.78英寸的三星E5材质WQHD+(3200×1440)AMOLED柔性屏,支持LTPO 120Hz自适应刷新率、300Hz触控采样率、DCI-P3色域和10.7亿色,Datle E≈0.45,JNCD≈0.4,手动最高亮度500nit,全局最高亮度1000nit,局部峰值亮度可达1500nit,参数可以说是第一梯队。

这块屏幕观感通透,字体清晰,色彩显示细腻,过渡自然,在户外强光下可视性依旧很高,实际表现很优秀,但也有缺点,如bilibili、爱奇艺等常见应用锁60帧,LTPO自适应刷新率的优势无法发挥,屏幕侧看时有轻微彩虹纹,曲面边缘也有些发绿。总体而言,X70 Pro+的屏幕表现对得起旗舰机的定位,但离“屏幕天花板”还有差距。

核心硬件上vivo也没落下,X70 Pro+用上了高通的旗舰芯片骁龙888+,其采用三星5nm工艺,由1个3GHz的Cortex-X1、三个2.42GHz的A78和4个1.8GHz的A55组成,制程、架构和骁龙888相同,只是提升X1超大核的频率,Geekbench5单核分数1150,多核分数3700,与骁龙888的1135和3725相比,仅仅单核表现有一点点提升。

骁龙888+在CPU方面的提升虽微乎其微,但还算有所变化,GPU方面则是毫无提升,其采用与骁龙888相同的Adreno660,频率也还是840MHz,GFXBench测试中,曼哈顿3.1帧率118,阿兹特克(high)帧率28,与骁龙888保持一致。

游戏实战方面,在流畅画质90帧《和平精英》下,X70 Pro+的平均帧率达到了81帧,在游戏进行到20分钟左右时出现了发热锁60帧的情况,游戏后机身最高温度44.2℃,《原神》最高画质60帧下,X70 Pro+平均帧率42帧,游戏开始两三分钟就锁了40帧,后续帧率都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半小时游戏下来机身最高温度46℃,整体上是锁帧保温控的策略。

X70 Pro+支持V1芯片游戏插帧,可让原生60帧的游戏实现90帧的体验,但由于其性能调度太过保守,导致该功能有些鸡肋,以《原神》为例,在游戏出现锁帧后,插帧功能也会停止,体感上就从90帧直接跌倒了40帧,掉帧带来的反差反而更强了,相比之下,iQOO8 Pro性能调度更激进,通过独显芯片插帧带来的帧数、稳定性提升也更加明显。

vivo X系列的影像一直是重头戏,X70 Pro+也不例外。X70 Pro+的四枚镜头均支持光学防抖,无论拍照还是视频都能有更好的成像效果,X60 Pro+的全镜头蔡司T*镀膜覆盖在X70 Pro+上也得到延续,对炫光和“鬼影”的控制在一众旗舰机中仍旧是一绝。

X70 Pro+的主摄与上一代相同,依旧是5000万像素三星S5KGN1传感器,拥有1/1.31英寸大底,不同的是X70 Pro+用上了蔡司高透玻璃镜片,通透率更高,色散更低,对光影的捕捉能力更强,配合T*镀膜,在面对高光场景时表现强悍。白天场景下,X70 Pro+主摄成像解析力高,色彩鲜艳但很讨喜,若喜欢真实风格也可开启蔡司自然色彩,夜间拍摄时,在GN1的大底优势下,X70 Pro+成像细节丰富,画面纯净度也很高。

超广角部分X70 Pro+采用了4800万像素的索尼IMX598,等效焦距14mm,成像细节和畸变控制都很不错。这枚超广角镜头支持微云台防抖,提升了超广角画质,同时也带来了优秀的视频防抖效果,X70 Pro+此次还增加了地平线防抖功能,开启后无论手机怎么转动,视频画面也能保持水平,对于晃动幅度较大的拍摄场景用处很大。

人像镜头方面,X70 Pro+采用1200万像素的索尼IMX663,等效焦距50mm,支持2倍光学变焦,背景虚化效果自然,人像细节信息保留更多,配合蔡司的四种预设虚化方案,最终成像效果颇具高级感。X70 Pro+还有一枚800万像素的潜望式镜头,支持5倍光学变焦,白天拍摄时还比较堪用,暗光环境下画面显得不够纯净,放大后锐化痕迹也很明显。

在X70 Pro+的影像进步上,V1芯片也有一份功劳,这枚芯片并不能直接带来影像画质的增强,但提升了算力,优化了用户的拍摄体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夜景模式下,照片处理速度更快,取景框亮度也更亮,与实际成片效果更接近,但也有取景框帧率低、超级夜景录像只支持1080P/30帧等问题。

充电方面X70 Pro+补齐了上一代的不足,增加了50W无线充电,还额外附带了10W的反向充电,有线充电和上一代保持一致,功率为55W,没有用上120W快充有点遗憾。X70 Pro+电量从0%充到80%耗时30分钟,而后充电速度放缓,完全充满需要52分钟,速度在同价位机型中不算亮眼。

X70 Pro+的电池容量升级到了4500mAh,在开启2K+120Hz的情况下,刷微博一小时耗电约10%,《和平精英》一小时耗电约25%,日常轻度使用可以做到一天一充,重度游戏的话难免需要一天两充,续航表现一般般。

三星S22 & S22+ 韩国

三星S22系列拥有三星S22、三星S22+和三星S22 Ultra三款机型,其中S22定位小屏旗舰,主打小巧轻薄,S22+则可看做大号S22,更加偏向游戏和影音体验。

外观方面,三星S22和S22+延续了上一代的设计语言,正面是一块中置打孔直屏,屏幕黑边较上代进一步缩窄,视觉上几乎做到四边等宽,背面相机模组沿用三星S21系列辨识度较高的“合页”造型,镜头铝合金盖板与金属边框融为一体,不过此次S22和S22+的相机模组和中框连接处并非一体过渡,而是留出一条缝隙,使其机身看起来更薄一些。

此次三星S22和S22+提供了羽梦白、曜夜黑、雾松绿、浮光粉四种颜色,另外在三星网上商城还提供了远山灰、慕斯白、湖屿蓝、浅熏紫四种独占颜色,色彩搭配灵动活泼,个性十足,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慕斯白配色虽号称白色,但实际为姜黄色。

与上代三星S21的塑料后盖不同,三星S22和S22+的后盖均升级为康宁大猩猩Victus+玻璃,并覆盖一层哑光雾面涂层,质感提升立竿见影,整体的耐刮擦和抗跌落性能也大幅增强,机身中框则沿用了上代的装甲铝材质,比一般金属铝强度更高。

作为以小屏和轻薄为主打卖点的机型,三星S22整机重量仅167g,机身宽度70.6mm,能够一手环握,即使手小的女生也可以轻松单手操作。而三星S22+宽度提升至75.8mm,重量提高到195g,手感谈不上厚重,在同尺寸机型里表现中规中矩。

其他配置方面,三星S22全系支持IP68级防水防尘,马达由上代震感松散的Z轴马达升级为X轴线性马达,震感清脆,超声波屏下指纹支持湿手解锁,反应灵敏,不过扬声器外放效果一般,而且屏幕出厂不再自带贴膜。

三星作为顶级的屏幕供应商,在自家S系列旗舰手机上采用的屏幕素质一向出类拔萃。此次S22全系均为Dynamic AMOLED 2X屏,它属于三星M系列屏幕,相较同时期其他厂家购自三星的E3、E4等E系列屏幕,M系列屏幕在色准、亮度、通透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更优。以色准为例,E系列屏需要厂家逐个校色后△E才能接近0.5,但M系列屏幕△E天生就小于0.5,所以其显示色彩要比E系列屏幕更准确。

三星S22和S22+的屏幕尺寸分别为6.1英寸和6.6英寸,均为FHD+(2340*1080)120Hz屏,其中S22局部峰值亮度为1300nit,S22+则可达到1750nit,优于iPhone 13的1200nit,即使在阳光直射下也能看清屏幕内容。

性能方面,S22全系均采用骁龙8 Gen 1+UFS 3.1+LPDDR5的旗舰配置,这颗SoC采用三星4nm制程工艺,CPU拥有1颗3.0 GHz Cortex-X2大核、3颗2.5GHz A710中核以及4颗1.8GHz A510中核,在Geekbench5测试中单核得分1224,多核得分3350,上代三星S21搭载的骁龙888处理器对应分数为1120和3500,相比而言骁龙8 Gen 1单核性能提升10%,多核性能不升反降,CPU性能调教在骁龙8 Gen 1机型中略显保守,综合表现较上代没有显著变化。

骁龙8 Gen 1的性能升级主要集中在GPU Adreno 730上,在GFXBench测试中,阿兹特克(high)帧率为47,曼哈顿3.1帧率为171帧,性能相比骁龙888的GPU Adreno660有近50%的提升,几乎达到了iPhone 13中A15的水平。

在游戏测试中,三星S22开启《王者荣耀》超高分辨率+60帧,平均帧率可以达到59.8帧,《和平精英》流畅画质+90帧模式下平均帧率89.7帧,S22+在这两款游戏中也是相似表现,这两款机型面对中低负载手游并没有太大压力。

在高负载游戏《原神》中,三星S22在室温25℃开启最高画质,平均帧率34.6帧,帧率波动明显,由于小尺寸机身下无法塞进太多散热材料,游戏结束后机身最高温也来到了49.3℃,已达到烫手的程度。尺寸更大的S22+《原神》表现好于S22,半小时平均帧率54.3帧,不过帧率波动幅度同样不小,游戏中时常会有卡顿感,机身最高温46.4℃,在处理器控温调教上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影像是三星旗舰手机一直以来的强项,三星S22拥有与S22+完全一致的三摄组合,分别为5000万像素主摄、1200万像素超广角和1000万像素长焦。其中主摄为搭载OIS光学防抖的1/1.56英寸大底传感器三星GN3,感光面积较上代IMX555提升了23%,拍摄视角也变得更广。

白天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三星S22、S22+主摄直出照片的细节十分出色,发色风格比S21克制,夜景拍摄中,由于新传感器感光面积提升,实现了更好的弱光拍摄效果,暗部细节保留非常好,而且无论白天还是夜间,相机对焦速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高,不足之处在于暗光下颜色还原不够准确,例如容易将正红色拍成橘红效果。

S22和S22+的超广角传感器为索尼IMX563,此次升级集中在夜景拍摄,无论是亮度还是解析力都是安卓超广角夜景的第一梯队。长焦镜头为三星S5K3K1,搭载了光学防抖,支持3倍光学变焦和最高30倍混合变焦,远景细节较上代的数码裁切效果提升显著,拍摄人物时景深更加真实。

续航方面,三星S22的电池容量仅为3700mAh,在连接WiFi情况下,玩30分钟《王者荣耀》耗电10%,刷30分钟微博耗电11%,亮屏时间仅4小时左右,续航表现在安卓阵营中垫底。三星S22+电池容量虽然提升到4500mAh,不过在骁龙8 Gen 1和120Hz高刷屏加持下,续航同样不尽如人意,连接WIFI、不打游戏的情况下,亮屏时长也只有5小时左右。

三星手机充电速度一直不快,三星S22和S22+有线充电功率分别为25W和45W,使用原装充电器为两款手机从0%开始充电,完全充满分别耗时92分钟和84分钟,在国产旗舰手机快充功率纷纷超越100W的背景下,这两款机型的充电速度显得十分保守。除此之外,三星S22系列的无线充电同样原地踏步,全系仅支持Qi协议下最高15W无线充电,而小米、华为等旗舰手机的无线充电都已突破50W。

华为P50 Pro 中国

华为P50系列有P50、P50 Pro两款产品,外观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屏幕、摄像头和芯片上。P50为直屏,全部搭载骁龙888芯片,P50 Pro则为曲面屏幕,混用骁龙888和麒麟9000芯片,比P50多了一颗黑白镜头。

P50 Pro的外观颇具辨识度,正面前摄居中挖孔,背面左上位置有两个大面积环形摄像头模组,机身提供雪域白、拂晓粉、可可茶金、曜金黑、涟漪云波五种配色。在所有配色中属涟漪云波最为抢手,它的后盖采用电致变色技术,在来电和闹钟响铃时可根据不同铃声显示出不同的类波纹效果,十分新颖。

另外,曜金黑还有一个典藏版,其机身正背面均使用纳米微晶玻璃材质,本质上跟iPhone 12的超瓷晶面板一样都是微晶玻璃,只是工艺不同,其防摔、防刮性能比普通玻璃更强。

屏幕方面,P50 Pro搭载了一块6.6英寸Delta排列的京东方OLED屏幕,拥有120Hz刷新率,支持P3色彩管理和10.7亿色显示。这块屏幕整体表现不错,清晰度较华为Mate 40上的京东方屏有不小的升级,屏幕边缘也不像上一代用上大曲率,而是略微弯曲,绿边问题有明显改善。只是屏幕的分辨率还停留在FHD+(2700×1228),而且手动最高亮度为510nit,激发亮度770nit,跟三星E4屏还有一定差距。

芯片是此次P50 Pro备受关注的地方,P50 Pro搭载不同芯片的两个版本都只支持4G网络,虽说有华为的通信技术加持,但对比5G手机,P50 Pro的上传和下载速率显然不是同个量级。

在CPU的Geekbench 5测试中,麒麟9000版本单核1014分,多核3709分,骁龙888版本对应成绩则是1125和3600分。到了GPU环节,麒麟9000版本阿兹特克废墟帧率为34帧,曼哈顿3.1帧率为120帧,骁龙版对应帧率分别为28/119帧,两者在CPU和GPU性能上互有优劣,但差距并不明显。

在游戏表现中,麒麟版不仅帧率稳定,也发挥出了控温上的优势,最高画质《王者荣耀》帧率稳定在89.6帧,最高温控制在了41.6℃;《和平精英》开启HDR高清画质,在极限帧率下稳定在59.6帧,最高温度为42.6℃;最高画质《原神》平均53帧,没有出现严重的掉帧,最高温度48.1℃,属于“冰麒麟”的正常发挥。

在影像系统方面,P系列向来是华为大秀技术的阵地,此次P50 Pro后置四个摄像头,配置依旧豪华,分别是5000万主摄、4000万黑白镜头、1300万超广角和6400万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中还有一颗环境光谱信息传感器,用来提升对色彩还原的真实度。

对比上一代,P50 Pro的主摄在硬件上有所退步,传感器从IMX700换成了底更小的IMX766,但此次P50 Pro回归到了黑白镜头配合主摄的方案,靠黑白镜头带来更大的进光量,加之拍照算法强大,弥补了硬件上的不足。拍出的画面暗部和亮部细节都得到很好保留,只是在某些场景下曝光偏暗,总体上跟上一代是同一水准。

另外,P50 Pro的主摄放弃上一代的RYYB排列,用上了主流的RGGB,成像偏黄的问题得到解决,调色不像之前徕卡风格那般过分饱和,这一代更接近肉眼看到的真实色彩。

归功于全新的“计算光学”技术,此次P50 Pro拍摄算法发挥出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拍照时,光线进入镜头模组,经CMOS处理成电信号,再交由图像处理器处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镜头物理层面的缺陷,难免会损失部分图像信息,而计算光学便是依靠收集到的镜头模组光传递函数,在算法上提前进行纠偏补偿,减少信息丢失,这跟大部分厂商的后期算法处理明显不同。

有了计算光学技术加持,P50 Pro即便是在拍摄夜景时,也不用长时间手持曝光,基本能做到一秒出片,拍完照片后系统会自动在后台处理,所以取景框里看到的和最终拍出来的画面会有较大的差别。

除主摄外,计算光学的优势在P50 Pro的长焦镜头上也有所体现,长焦镜头虽然从上一代的10倍光学变焦降到了3.5倍,却也凭借强大的软件实力扳回一城,10倍以下的焦段跟同价位手机打得有来有回。不过到了更高焦段,P50 Pro的表现比较勉强,毕竟靠的是数码裁切,而且硬件能力摆在那里,成片细节保留还行,但涂抹感较重。

充电续航方面,P50 Pro采用了一块4360mAh电池,支持66W有线、50W无线快充和无线反充,有线充电时30分钟充入50%的电量,完全充满需要54分钟,若使用无线快充,完全充满则需要6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曜金黑典藏版,其余版本均没有附带充电头和数据线,需要另行购置。

荣耀Magic3 至臻版 中国

Magic系列本是荣耀的“黑科技”担当,在该系列总能看到耳目一新的设计、技术,这一情况在荣耀脱离华为后发生改变。荣耀在还是华为子品牌时,两者分工明确,荣耀主打性价比机型,华为主攻高端市场,而在脱离华为后,荣耀旗舰之位空缺,Magic系列便接过了接力棒。

Magic3系列有标准版、Pro版和至臻版三个机型,其中至臻版定位最高,起售价为7999元,突破荣耀曾经的价格天花板,算是冲击高端的第一步。

Magic3 至臻版正面采用曲面屏和双挖孔的家族设计,屏幕曲率达89°,无边框的视觉冲击更加强烈,但大曲率的通病“绿边”也更明显。其背面由后摄模组与三条竖向的灰色色带组成,与华为Mate40 RS的保时捷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摄模组是六边形造型,里面是三个同心圆,镜头排布最外侧与最内侧的圆上,整个模组非常大,拉高后摄模组面积的上限。

作为真旗舰机型,Magic3至臻版后盖采用近年高端热门的陶瓷材质,加上前后曲面严丝合缝,摸着温润,毫无硌手感,缺点是比较厚重,其厚度为9.94mm、重量达到236g,拿在手里容易手酸,放在裤兜里有明显的下坠感,如果习惯了200g以下的手机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其他配置方面,Magic3 至臻版配备了线性马达、双扬声器、NFC、双模5G和红外传感器,基本没有短板,而且还支持IP68防尘防水,符合真旗舰的定位。

Magic3 至臻版采用一块6.76英寸FHD+ OLED屏幕,由京东方供应,支持120Hz刷新率,色差△E约0.8,支持10bit色深显示,整体比荣耀之前使用过的屏幕好太多,可惜京东方屏颜色偏绿、低亮度下色彩不均匀(抹布屏)的老毛病没有改善,反观其他旗舰机型优异的三星E4、E5、M11屏,这块屏幕实在不与价格相称。

性能方面,Magic3 至臻版赶上了骁龙888+首班车,该处理器实际算不上是亮点,提升很有限,除了X1超大核运行频率从2.84GHz提升至2.99GHz,其余核心与骁龙888一致,在Geekbench5测试中单核分数为1154、多核分数为3424,比骁龙888高5%左右,算是挤了一回牙膏。

GPU方面,骁龙888+使用骁龙888同款的Adreno 660,运行频率仍是840MHz,具体性能表现以GFXbench测试为例,其在曼哈顿3.1场景跑出118帧的成绩,阿兹特克(high)场景成绩为28帧,如果说CPU的性能提升是挤牙膏,那么GPU性能就毫无提升了。

在游戏表现上,《和平精英》最高画质下,Magic3 至臻版满90帧非常轻松,即使运行半小时也几乎无卡顿,至于图形渲染更复杂的《原神》,Magic3 至臻版运行半小时平均帧率为53,在打斗或者城镇场景会下降5到6帧,机身最高温度为46℃,相比其他骁龙888+机型,不至于机身太烫或者游戏卡顿,体验很不错。

影像系统是Magic3 系列的重头戏,荣耀在脱离华为后缺少影像担当,这一重任自然落在了定位上升的Magic3系列上。作为超大杯机型,Magic3 至臻版拥有系列最好的影像配置,大底主摄、超广角、长焦和黑白镜头应有尽有。

Magic3 至臻版主摄采用索尼IMX700传感器,拥有1/1.28英寸感光元件,成像色彩还原真实,对比度高,观感比较通透,也因为对比度高,在大光比场景暗处会过于黑,需要开启HDR或者后期调整。夜景方面,这枚主摄的成像有一定涂抹感,但光线非常少的场景也能清晰可见,比不少机型完全一片黑的夜景成像优秀很多。

Magic3 至臻版的长焦镜头称得上有诚意,采用主摄级别的豪威OV64B传感器作为副摄,拥有1/2英寸感光元件,在长焦镜头中属于大底,加上6400万的像素数,解析力出众,甚至超过了华为P40 Pro、三星S21 Ultra等机型的长焦镜头。这颗镜头的遗憾在于90mm焦距(3.5倍光学变焦),远摄能力比不上潜望式长焦。

另一枚超广角副摄也有独特之处,采用长焦镜头同款传感器,除了解析力,最大亮点是126°的视野,足够装下人眼看到的大部分画面,但由于没有自由曲面镜片的压制,成像畸变很严重,更适合拍远景。

在新引入的影像特性上,Magic3 至臻版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Magic-log格式和lut。Magic-log的原理与一般log类似,开启后相机会记录下亮部和暗部的图像数据,观感上如同蒙了一层雾,但后期调整空间更大。Lut是log格式的搭档,其能调整log原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参数。这两项特性营销成分较多,Magic-log的拍摄效果不假,但并没有竞争力,小米、LG的手机甚至部分手机应用就已率先支持log视频拍摄,而lut与视频滤镜非常相似,普通用户看不出差别。

充电方面,Magic3 至臻版达到66W有线/50W无线的顶级水平,因为属于荣耀私有SCP协议,需配合附赠的SuperCharge充电器使用。在使用原装充电器的情况下,Magic3 至臻版半小时可充入61%,充满需要56分钟左右,由于涓流时间较长,充电速度比不少同等功率的手机慢。

续航上Magic3 至臻版没有太大亮点,其内置4600mAh电池,开启5G、120Hz后,1小时网页浏览耗电16%,1小时游戏耗电22%,总亮屏时间约5个半小时左右,表现中规中矩,足够日常通勤使用,而使用手机频繁的话需要一天两充。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JiaCha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