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茶道”

人气:875 ℃/2023-09-01 23:40:19

《红楼梦》一书中提及的茶事有262处,出现“茶”字456次。与此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的茶文化,

一、枫露茶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来,便问道:“早起沏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茶来?”第七十八回:宝玉备了“群花之蕊,枫露之茗”等四样晴雯所喜之物来祭晴雯。其中就有枫露茶。

“名茶还须好水泡”,《红楼梦》中的烹茶之水尤为讲究,枫露茶的产地如今已不可知,单是这烹茶的水也是蒸制“香露”得来,凡诸花诸叶香者,俱可蒸露,将枫露点入茶汤之中,即成枫露茶。

看来,喝一盏枫露茶,还需等到秋日寒露时节,才能得这清晨里的枫叶露珠。

二、六安茶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亲自捧了一个雕漆填金云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小盖盅,捧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饮茶之道还讲究配以杯、壶、盘成套茶具。妙玉栊翠庵里的茶具,给贾母献茶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盅”小茶盘里装着成窑五彩小盖盅,这是明代成华年间景德镇官窑所产的茶具。

这茶具积淀了多少文化底蕴?怕是用这些茶盏饮茶,稍稍一呷,就能呷出个远古芬芳来。

六安茶,现在的六安瓜片,绿茶特种茶类,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那为何贾母会不吃“六安茶”呢。

三、老君眉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说不吃六安茶后,妙玉说:“这是老君眉。”老君眉系精选嫩芽制成,香气高爽,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妙玉泡老君眉用的事旧年的雨水,贾母吃了半盏赞不绝口。

贾母为何不喝“六安茶”却要喝“老君眉”呢?

有人解说是因为六安茶很苦,而老君眉比较发甜,一般曾经感受过人间疾苦的人才会比较喜欢喝六安茶。贾母从小养尊处优,自然喝不惯六安茶。

也有人说小说中饮茶前,贾母道:“我们才吃了酒肉”,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倘若吟了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老君眉是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中的一种,比较容易消食,解腻。

四、女儿茶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关照给宝玉喝普洱茶消食,袭人、晴雯忙笑说:“沏了一盏女儿茶。”

此处所说的“女儿茶”其实是普洱茶的一种,是盛行在清代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贵贡茶。相传古代帝王到区封禅祭天,然后官吏选派美丽少女采下山林深处早春新茶,用少女体温将泉水捂热,然后让帝王平尝。

茶味服从于艺术,艺术融入于茶中,让人们品出茶中之味,艺术之味,这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绝招。《红楼梦》里有不少茶诗茶联,以茶入诗词,风格独特,布满浓厚生活气息。如“烹茶水渐沸,煮酒叶难烧。”“宝鼎茶因烟尚绿,幽窗棋罢措犹凉。”这些咏茶诗(联),把《红楼梦》中的“茶道”推向了高潮。

诗曰: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静室花解语,品茗话短长。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到了《红楼梦》成书的清朝年间,茶文化已经成熟而丰厚,而这部巨著,更是字里行间都飘散着茶的芬芳和甘洌。

红楼梦中究竟多少在写茶

据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研究考证,在《红楼梦》全书中,写到茶道的地方多达279处;吟咏茶道的诗词楹联23处;与“茶”相关的字词出现频率高达1520余次;这在中国文学史的其他经典作品中,可谓无出其右。

《红楼梦》中,茶的品种繁多。

有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贾母不喜欢吃的“六安茶”、妙玉为老祖宗沏的“老君眉”、茜雪端上的“枫露茶”以及贾府饭后用来漱口的漱口茶等。

曹雪芹通过书中不同的人物对茶的不同需求,由此也看出他将《红楼梦》刻画得极为详尽,甚至连小小的茶叶都不忽略。

茶,衬托出了贾府的高贵与风雅,而贾府也带给茶别具一格的特色与魅力。

贾府一杯茶的“富贵”

贾府作为封建晚期典型的高门大户,反映的是传统社会的世俗风情,这里的人,上至贾母,下至丫鬟,都是日常离不开茶的。

贾府的茶,综合可归为三类:

一是用来解渴清口。

如在第51回中,宝玉说:“要吃茶。”麝香忙起来,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给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漱,吃了半碗。

二是用来招待宾客。

如在第26回中贾芸到怡红院来向宝玉请安,袭人端了茶来与他,贾芸便忙站起来笑道:“我来到叔叔这里,又不是客,让我自己倒罢。”

三是用来和胃化食。

如在第63回中宝玉说道:“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即向袭人等交待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

《红楼梦》中写到名目各异的很多名茶,如西湖的龙井茶,云南的普洱茶、女儿茶、六安茶、老君眉,福建的“凤随”茶,湖南的君山银针,以及外国进贡的暹罗茶等,很多都是清朝进贡御前的贡茶。

除此之外,还提到了一些有关茶的品类,如家常茶、敬客茶、药用茶、伴果茶等。

在第41回,曹雪芹写到贾母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

贾母对妙玉说:“我们才都吃了酒肉,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忙去烹了茶来。她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像这样的名茶和品类,绝对不是一般的家庭所能饮到的,而曹雪芹出身三代仕宦之家,想来也是见识过的。否则若没有此生活基础,他也不容易写得这么具体。

从一杯茶中,足可窥见贾府盛时的富贵。

这种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的茶文化,有力地印证了当年曹雪芹对茶的浓厚兴趣与特殊偏好。

呷出旷世清幽的器具

茶器,既是茶道的载体,也是茶道的要义,饮茶之道需配之以杯、壶、盘等适宜茶器,这些器具不仅具有使用功能,更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红楼梦》一书中,描绘了各种精致精巧精美的南北茶具。

有茶壶、茶盘、茶碟、茶碗、茶盅、茶杯、茶匙、茶筅、茶盂、茶格和茶吊子等,不一而足,美不胜收。

妙玉最常用的是一枚绿玉斗,宝玉用的是九曲十节蟠扎整雕竹根大盏,黛玉、宝钗用的则是“古玩点犀”的茶具;

贾母的花厅上摆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什锦小茶杯;

王夫人的房中,茗碗瓶花具备,不愧为正室所用的茶具;

这些茶具凝聚着深彻的文化底蕴,凝结着浩茫的历史烟云,用这些茶盏杯具饮茶,稍稍一呷一品,无疑会呷出一个旷世清幽,品出一种远古芬芳。

以梅花雪烹出茶的“轻浮无比”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

好水,是成就好茶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对于茶道而言,雨为蒸馏水,雪为结晶水,而含香梅花上的雪水则是沏茶极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煮茶用的水分为三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对水的要求首先是“远市井,少污染;重活水,恶死水”。

在陆羽之后历代鉴水专家也曾对泡茶用水做过甄别、区分和判定,虽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其共同之处就是强调源清、水甘、品活、质轻。

《红楼梦》在第41回中,详述烹茶须用好水,正如妙玉所言:“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时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那一鬼脸青的化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瓮”。

虽然古人一直有用雨水、雪水煮茶的事例,但经妙玉之手烹茶,茶才“轻浮无比”,自然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更衬托出妙玉孤高清冷的性情以及逸尘如仙的雅致美感。

在第23回中又写下了“去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的著名诗句,可见曹雪芹对饮茶用水也是颇有感悟与心得的。

文化底蕴厚重的茶事风俗

在古代,吃茶多是高门显贵、文人雅士的事,他们吃茶,吃出了很多有趣的习俗,这些习俗,在《红楼梦》中,皆可窥见,比如书中写到的奠晚茶、吃年茶、迎客茶和茶定等风俗。

第25回,凤姐打发丫头送了两瓶暹罗进贡来的茶叶给黛玉。两天后凤姐又见到黛玉,问她茶叶怎么样?黛玉说:“吃着很好。”凤姐就趁机笑着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

众人听了凤姐的话,之所以“都笑起来”,就是因为这是当地的一种吃茶民俗。

男方请媒人到姑娘家说亲时,如果姑娘的父母吃了媒人带来的茶,就意味着认可了这桩亲事。

这就是民间的“茶定”的习俗。

此外在第78回中,写宝玉读完《芙蓉女儿诔》后,便焚香酌茗,以茶供来祝祭亡灵,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也是当年的以茶祭祀的风俗描写。

这些有关茶的描写,都可以反映出曹雪芹熟稔饮茶,精于茶道,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

爱茶如命梦中人

想来曹雪芹也应是一个极度爱茶的人。

出身三代仕宦家族的他经历了荣华富贵和穷困潦倒,因此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对茶的习俗也非常了解,这一切都在《红楼梦》中有着生动的反馈。

曹雪芹把自己的诗情与茶意相融合,在书中写下了不少妙句:

如写夏夜的:“倦乡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写秋夜的“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写冬夜的“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茶,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处处显出浓重的人情味,哪怕在人生诀别的时刻,茶的形象,还是那么的鲜明。

晴雯即将在去世之日,向宝玉索茶喝:“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将茶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了下去。

当八十三岁的贾母即将寿终正寝时,睁着眼要茶喝,而坚决不喝人参汤,当喝了茶后,竟坐了起来。

茶,在此时此刻,对人对心,是最大的安慰。

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对茶的一往情深,也使这一经典名作呈具更大艺术魅力,以至于后人大发感慨:“看了《水浒》想大碗喝酒,看了《红楼梦》想煮泉饮茶。”

茶,大俗大雅,什么样的人喝茶,就会喝出什么样的气质。

才子饮茶,带出才气;佳人饮茶,带出秀气;官家饮茶,带出贵气;英雄饮茶,带出豪气;僧人饮茶,带出仙气;市井饮茶,带出地气种种好茶,在曹雪芹的笔下,被描绘得详尽而真实,为后人们留下一道有趣的茶味。

极尽风雅事,红楼梦中人!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JiaChang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